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习得偏误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发布时间:2021-07-17 18:53
  现代汉语中,程度意义常用程度副词表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很”为代表的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使用频率高,但是留学生在习得这类词时却经常出现偏误,尤其是对“高量级程度副词”内部的差别难以区分。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其语法意义复杂多样,语用环境多样,很容易造成误用。本文基于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及相关语言学理论,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以及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对“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语义、句法及语用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对留学生使用“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出现的偏误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现代汉语中“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语义、句法、语用研究,第三部分是“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偏误类型及成因分析,第四部分是“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对象、“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本体研究现状和对外汉语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依据及语料来源以及研究意义和方法的总结。第二部分是关于“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
    第三节 语料来源与理论基础
        一、语料来源
        二、理论基础
第一章 现代汉语的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
    第一节 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语义研究
        一、词典释义
        二、语义特征
    第二节 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句法研究
        一、句法结构
        二、句法功能
    第三节 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语用研究
        一、句类和语气
        二、语体
第二章 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偏误分析
    第一节 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偏误统计
    第二节 高量级程度副词的偏误类型
        一、误代
        二、遗漏
        三、误加
        四、错序
    第三节 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偏误原因分析
        一、母语的负迁移
        二、目的语的语内干扰
        三、学习工具的影响
        四、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本身的复杂性
        五、教学主体的影响
第三章 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的教学建议一
    第一节 教学策略
        一、层级性与综合性结合教学
        二、重视对比教学
        三、注重语境教学
    第二节 教学设计
        一、个案教学设计
        二、对比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主观增量标记“好”及其语用功能[J]. 姜其文.  励耘语言学刊. 2015(02)
[2]副词“真”的主观性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张文贤,张易.  汉语学习. 2015(06)
[3]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很”与“太”[J]. 刘青.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0)
[4]感叹句中副词“多”与“多么”的对比研究[J]. 刘雪梅.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3)
[5]现代汉语谓语结构“很+形容词”探析[J]. 吴春波,刘云.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3(12)
[6]程度副词“好”与“很”的语法语用区别[J]. 危艳丽,熊梅.  语文天地(高教.理论). 2013(02)
[7]“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研究[J]. 杨玉玲.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09)
[8]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使用副词“真”的偏误分析[J]. 徐王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2(04)
[9]高量绝对程度副词功能的标记性考察[J]. 薛扬,丁崇明.  求是学刊. 2010(03)
[10]副词“真”的主观性分析[J]. 颜红菊.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硕士论文
[1]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很”“真”与“太”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D]. 李茂帅.江苏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88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288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1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