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惯用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21:05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惯用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熟语,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色、传统思想、道德观念、思维习惯、民风习俗以及宗教信仰。惯用语的最大特点是语义的双层性,即同时具有表层的字面意义和深层的规约意义,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一个突破口来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系统地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出现的惯用语,按照惯用语在这四个词汇库中的分布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分为核心惯用语、提高型惯用语和特殊型惯用语,将核心惯用语作为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以核心惯用语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关系的分析,根据惯用语语义生成方式的不同,将惯用语分为隐喻转喻类、举例说明类、背景知识类、约定俗成类,隐喻转喻类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生成规约意义,举例说明类通过举例说明事理的方式生成规约意义,背景知识类通过背景故事的方式生成规约意义,约定俗成类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生成规约意义。并根据这四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建立了概念驱动、例子分析、背景介绍和直接提取的理解机制。 然后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出现惯用语的分布调查,强调了字面意义的正强化作用,并结合这四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和理解机制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最后强调应该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结合语境进行教学,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惯用语 字面意义 规约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0.1 选题理由和意义7
  • 0.1.1 选题理由7
  • 0.1.2 意义7
  • 0.2 惯用语研究综述7-12
  • 0.2.1 惯用语的性质7-8
  • 0.2.2 惯用语的语义研究8-9
  • 0.2.3 惯用语的理解机制9-11
  • 0.2.4 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11-12
  • 第1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核心惯用语提取12-23
  • 1.1 语料来源12-14
  • 1.1.1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惯用语12
  • 1.1.2 《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中的惯用语12
  • 1.1.3 “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惯用语12-13
  • 1.1.4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惯用语13-14
  • 1.2 语料分析14-17
  • 1.3 惯用语分级17-22
  • 1.3.1 核心惯用语17-19
  • 1.3.2 提高型惯用语19-22
  • 1.3.3 特殊型惯用语22
  • 1.4 小结22-23
  • 第2章 惯用语的语义类型23-29
  • 2.1 隐喻转喻类惯用语23-26
  • 2.1.1 隐喻类23-25
  • 2.1.2 转喻类25
  • 2.1.3 部分发生隐喻部分发生转喻类25-26
  • 2.2 举例说明类26
  • 2.3 背景知识类26-27
  • 2.4 约定俗成类27-28
  • 2.5 小结28-29
  • 第3章 惯用语的语义特点和理解机制29-35
  • 3.1 隐喻转喻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和理解机制29-31
  • 3.1.1 隐喻转喻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29
  • 3.1.2 隐喻转喻类惯用语的理解机制29-31
  • 3.2 举例说明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和理解机制31-32
  • 3.2.1 举例说明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31-32
  • 3.2.2 举例说明类惯用语的理解机制32
  • 3.3 背景知识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和理解机制32-33
  • 3.3.1 背景知识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32
  • 3.3.2 背景知识类惯用语的理解机制32-33
  • 3.4 约定俗成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和理解机制33
  • 3.4.1 约定俗成类惯用语的语义特点33
  • 3.4.2 约定俗成类惯用语的理解机制33
  • 3.5 小结33-35
  • 第4章 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35-44
  • 4.1 充分利用字面意义的强化作用35-38
  • 4.1.1 只使用了规约意义的惯用语35-36
  • 4.1.2 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都使用的惯用语36
  • 4.1.3 只使用了字面意义的惯用语36-38
  • 4.2 充分运用语义生成方式进行教学38-41
  • 4.2.1 隐喻转喻类惯用语的教学38-39
  • 4.2.2 举例说明类惯用语的教学39-40
  • 4.2.3 背景知识类惯用语的教学40
  • 4.2.4 约定俗成类惯用语的教学40-41
  • 4.3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41-43
  • 4.3.1 注重文化因素教学41
  • 4.3.2 注重结合语境教学41-42
  • 4.3.3 使用多种教学手段42-43
  • 4.4 小结43-44
  • 结语44-45
  •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44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44-45
  • 参考文献45-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榕;隐喻表征性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2 张清常;再说惯用语[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02期

3 周荐;惯用语新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惯用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33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