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20:18
极性程度补语是现代汉语程度补语中的一类,表示顶级义。这类补语大部分都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在口语交际中出现较多,留学生在和中国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在某种语言情境下需要用到极性程度补语进行表述,因此,留学生学习这类补语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这类补语的类型、特征才能更好地和中国人进行交流,才能够在使用汉语表达时,表达得更加自如和地道。也正是因为极性程度补语常用于汉语口语交际中,在书面语中很少能系统地进行学习,而且极性程度补语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一类程度补语,它的灵活性较大,其类型和特征较难把握,因此留学生在习得极性程度补语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难点。因此,对这类补语进行研究就有其客观必要和实际意义,学界对此也是颇为关注。就目前学界已有的研究而言,其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极性程度补语的本体研究及针对语料库进行的分国别的偏误研究等,其中偏误研究除了基于语料库进行的偏误研究外,主要集中在对美国、泰国、韩国等三个国家的留学生开展的研究,而关于老挝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的研究目前还尚少。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极性程度补语的概念及选词进行界定,从极性程度补语的本体研究入手,在弄清楚极性程度补语...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极性程度补语本体研究综述
(二)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极性程度补语研究综述
(三)程度量级研究综述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的类型及特征分析
一 极性程度补语类型
(一)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极性程度补语
(二)粘合式极性程度补语和组合式极性程度补语
(三)典型性极性程度补语和非典型性极性程度补语
二 极性程度补语的特征
(一)语法方面
(二)语义方面
(三)语用方面
三 极性程度补语的个体差异
(一)语用方面的个体差异
(二)语义方面的个体差异
(三)语法方面的个体差异
(四)语音方面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偏误考察
一 语料来源
二 偏误类型
(一)形式方面的偏误
(二)语法方面的偏误
(三)语义方面的偏误
三 小结
第四章 老挝中高级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情况的问卷调查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问卷设计
三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四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形式方面的偏误
(二)语法方面的偏误
(三)语义方面的偏误
第五章 《发展汉语》综合课教材中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考察
一 极性程度补语分布情况
二 极性程度补语注解情况
(一)英文注解不恰当
(二)注解不全面
(三)缺少专门注解
三 极性程度补语相关练习设置情况
(一)练习及时性方面
(二)练习题型方面
(三)练习数量方面
第六章 总结与相关建议
一 影响因素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知识的干扰
(三)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四)教师和教材的影响
二 相关建议
(一)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二)对教师的建议
(三)对留学生的建议
三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观极量唯补结构的建构机制与运行状况[J]. 吉益民.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4)
[2]已然/未然范畴下时体助词的同形异质性[J]. 于秀金,吴春相. 汉语学习. 2017(03)
[3]留学生HSK汉语水平考试词汇教学研究——以离合词类为例[J]. 辛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02)
[4]基于语料库的中国EFL学习者动词语义虚化用法研究——以BE和HAVE为例[J]. 方秀才. 中国外语. 2015(05)
[5]从到顶义述宾短语到极性义程度副词——以“之极、至极”和“之至、之致”为例[J]. 张谊生. 语言科学. 2015(04)
[6]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及其教学[J]. 刘秀莹.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6)
[7]粘合式极性程度补语的共性与个性[J]. 范雨静,邱莉芹.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8]交际策略和对外汉语交际能力[J]. 战怡如.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4)
[9]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fruit”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J]. 林红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08)
[10]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J]. 马芝兰. 语文建设. 2012(16)
博士论文
[1]当代汉语新兴程度量级构式演变研究[D]. 曹春静.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对外汉语教材中语用文化的探析[D]. 武丹丹.海南师范大学 2019
[2]韩国中级水平学生习得程度补语偏误分析[D]. 孙书亮.辽宁师范大学 2018
[3]《汉语教程》生词注解研究[D]. 谭亚茜.重庆师范大学 2018
[4]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组合式极性程度补语使用情况研究[D]. 周蓉.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泰国学生汉语程度补语习得研究[D]. KOSIWAT ANUPAP(安宝珠).吉林大学 2018
[6]老挝学生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习得研究[D]. 陈来杨(CHONGSEU LAOYANG).西北师范大学 2018
[7]美国留学生汉语极限性程度补语习得情况调查和偏误分析[D]. 车雯婷.天津师范大学 2018
[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极限性程度补语偏误分析[D]. 王红俞.南昌大学 2018
[9]极性程度补语研究[D]. 沐婷.浙江师范大学 2017
[10]英语母语学习者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肖立平.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52310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极性程度补语本体研究综述
(二)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极性程度补语研究综述
(三)程度量级研究综述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的类型及特征分析
一 极性程度补语类型
(一)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极性程度补语
(二)粘合式极性程度补语和组合式极性程度补语
(三)典型性极性程度补语和非典型性极性程度补语
二 极性程度补语的特征
(一)语法方面
(二)语义方面
(三)语用方面
三 极性程度补语的个体差异
(一)语用方面的个体差异
(二)语义方面的个体差异
(三)语法方面的个体差异
(四)语音方面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偏误考察
一 语料来源
二 偏误类型
(一)形式方面的偏误
(二)语法方面的偏误
(三)语义方面的偏误
三 小结
第四章 老挝中高级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情况的问卷调查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问卷设计
三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四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形式方面的偏误
(二)语法方面的偏误
(三)语义方面的偏误
第五章 《发展汉语》综合课教材中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考察
一 极性程度补语分布情况
二 极性程度补语注解情况
(一)英文注解不恰当
(二)注解不全面
(三)缺少专门注解
三 极性程度补语相关练习设置情况
(一)练习及时性方面
(二)练习题型方面
(三)练习数量方面
第六章 总结与相关建议
一 影响因素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知识的干扰
(三)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四)教师和教材的影响
二 相关建议
(一)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二)对教师的建议
(三)对留学生的建议
三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观极量唯补结构的建构机制与运行状况[J]. 吉益民.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4)
[2]已然/未然范畴下时体助词的同形异质性[J]. 于秀金,吴春相. 汉语学习. 2017(03)
[3]留学生HSK汉语水平考试词汇教学研究——以离合词类为例[J]. 辛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02)
[4]基于语料库的中国EFL学习者动词语义虚化用法研究——以BE和HAVE为例[J]. 方秀才. 中国外语. 2015(05)
[5]从到顶义述宾短语到极性义程度副词——以“之极、至极”和“之至、之致”为例[J]. 张谊生. 语言科学. 2015(04)
[6]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及其教学[J]. 刘秀莹.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6)
[7]粘合式极性程度补语的共性与个性[J]. 范雨静,邱莉芹.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8]交际策略和对外汉语交际能力[J]. 战怡如.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4)
[9]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fruit”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J]. 林红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08)
[10]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J]. 马芝兰. 语文建设. 2012(16)
博士论文
[1]当代汉语新兴程度量级构式演变研究[D]. 曹春静.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对外汉语教材中语用文化的探析[D]. 武丹丹.海南师范大学 2019
[2]韩国中级水平学生习得程度补语偏误分析[D]. 孙书亮.辽宁师范大学 2018
[3]《汉语教程》生词注解研究[D]. 谭亚茜.重庆师范大学 2018
[4]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组合式极性程度补语使用情况研究[D]. 周蓉.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泰国学生汉语程度补语习得研究[D]. KOSIWAT ANUPAP(安宝珠).吉林大学 2018
[6]老挝学生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习得研究[D]. 陈来杨(CHONGSEU LAOYANG).西北师范大学 2018
[7]美国留学生汉语极限性程度补语习得情况调查和偏误分析[D]. 车雯婷.天津师范大学 2018
[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极限性程度补语偏误分析[D]. 王红俞.南昌大学 2018
[9]极性程度补语研究[D]. 沐婷.浙江师范大学 2017
[10]英语母语学习者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肖立平.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52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5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