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文注释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5:12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文注释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表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主要依据,因此生词表英文注释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大量现行对外汉语教材所做的研究,总结并分析了若干英文注释方式。并针对这些注释方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接着笔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些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有效地利用当前的各种英文注释方式,细致且全面地考虑生词在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特点再对生词进行英文注释。此外,为了更加简洁、有效地注释生词,笔者提出了在生词的英文注释中加入符号、附加图片以及为教材创立生词英文注释网站等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 生词 英文注释 解决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95.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8-9
  • 第二节 文献综述9-11
  • 第一章 简析现行对外汉语教材生词的英文注释方式11-38
  • 第一节 对汉语生词采取语素英文注释11-18
  • 一、语素的意义都分别与词的意义重合11-12
  • 二、所有语素的意义相结合等于词的意义12-14
  • 三、语素的意义与词的意义相关14-15
  • 四、语素的意义与词的意义不相干15-18
  • 第二节 把义项作为生词英文注释的单位18-22
  • 一、将同一生词的多个义项作为不同的生词来处理18-20
  • 二、同时列举生词的基本义项和引申义项20-21
  • 三、同时列举词义相同词性不同的义项21
  • 四、罗列生词的多个义项21-22
  • 第三节 对生词的使用范围进行加注22-27
  • 一、加注生词的使用范围23-25
  • 二、加注生词的词义侧重点或说明25
  • 三、加注生词的感情色彩25-26
  • 四、标注生词的句法意义26-27
  • 第四节 注释词与其近义词或反义词之间互参27-31
  • 一、利用同义词、近义词或词组之间的互参来限定词义28-29
  • 二、利用同义、近义词或词组之间的互参补充其部分意义29-30
  • 三、通过对译词与其反义词之间的对比来精确词义30-31
  • 第五节 对生词注释采取各种翻译方法31-38
  • 一、直译32
  • 二、意译32-33
  • 三、音译33-34
  • 四、多种翻译方法结合使用34-38
  • 第二章 现行对外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38-56
  • 第一节 生词注释在语义方面存在的问题38-46
  • 一、英文注释概念义不准确38-39
  • 二、注释语义不完整、信息不足39-40
  • 三、被注义项不符合课文语境40-42
  • 四、用多义的英文词语标注生词42-43
  • 五、注释词与被译生词的语义范畴不对等,缺乏必要的限定43-44
  • 六、没有选择性的罗列生词的义项44-46
  • 第二节 生词注释在语法方面的问题46-52
  • 一、英文注释的词性问题46-48
  • 二、没有对离合词的特殊用法进行标注48-49
  • 三、语法意义不足49-50
  • 四、生词时态注释不足50-52
  • 第三节 生词注释在语用方面的问题52-56
  • 一、没有对生词的语体色彩进行标注52-53
  • 二、译词与被译词的惯用搭配不同53-54
  • 三、没有对生词的感情色彩进行注释54-56
  • 第三章 对对外汉语教材英文注释的若干建议56-60
  • 第一节 从生词的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准确地进行注释56-58
  • 一、在语义方面56-57
  • 二、在语法方面57-58
  • 三、在语用方面58
  • 第二节 利用各种符号来完善生词的英文注释58
  • 第三节 附加图片以辅助英文注释58-59
  • 第四节 建议创立与教材相配套的生词英文注释网站59-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静;《汉语教程》生词释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莹;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词汇英译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文注释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75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