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8:13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语用标记的习得是语言学习中的难点,而对于语言教师来说,如何对学生讲授语用标记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回答学生对于语用标记的疑问都是不能简单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对外汉语真实的课堂教学语言为语料,对话轮中的语用标记的出现条件、作用功能进行了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概述了话语分析、话轮转换、语用标记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概况,并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界定了话轮、话轮转换、语用标记在本文中的概念,并介绍了本文的语料来源与范围。 第二章是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获得中的语用标记研究部分。在这部分,本文按照首话轮获得中的语用标记、接应话轮获得中的语用标记和抢夺话轮获得中的语用标记三种情况分别进行研究分析。 第三章是对外汉语课堂话轮把持中的语用标记研究部分。本文分三部分对对外汉语课堂话轮把持中的语用标记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是对外汉语课堂话轮放弃中的语用标记研究部分。在这一部分,本文按照两种模式分析和研究了对外汉语课堂话轮放弃中的语用标记的功能。 第五部分是结语。这部分简单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并对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在大量由课堂录音转写而来的真实语料基础上对对外汉语课堂话轮中的语用标记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启示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帮助对外汉语教师修正课堂用语以及为讲解语用标记找到鲜活实例有很大的意义。从长远来看,可以为汉语语用标记的习得研究提供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话轮 话轮转换 语用标记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问题的提出9-11
- 1.2 相关研究概况11-14
- 1.2.1 话语分析与话轮转换相关研究概况11-12
- 1.2.2 语用标记相关研究概况12-13
- 1.2.3 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概况13
- 1.2.4 综合评论13-14
- 1.3 本文理论基础14-15
- 1.4 本文研究方法15-16
- 1.4.1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方法15
- 1.4.2 话语分析方法15
- 1.4.3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方法15-16
- 1.5 本文的基本结构16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16-18
- 1.6.1 话轮的界定16-17
- 1.6.2 话轮转换的界定17
- 1.6.3 语用标记的界定17-18
- 1.7 本文研究的语料范围18-19
- 第二章 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获得中的语用标记19-34
- 2.1 首话轮获得中的语用标记19-26
- 2.1.1 首话轮中的语用标记形式19-24
- 2.1.2 首话轮中语用标记的功能24-26
- 2.2 接应话轮获得中的语用标记26-31
- 2.2.1 接应话轮中的语用标记的出现条件26-29
- 2.2.2 接应话轮中语用标记的功能29-31
- 2.3 抢夺话轮获得中的语用标记31-32
- 2.3.1 对前一话轮说话人谈话内容中的某部分感兴趣或者有疑问31
- 2.3.2 认为对方的陈述已经足够多31-32
- 2.4 小结32-34
- 第三章 对外汉语课堂话轮把持中的语用标记34-47
- 3.1 话语未结束语类语用标记34-40
- 3.1.1 话语未结束语类语用标记出现的条件34-38
- 3.1.2 话语未结束语类语用标记的功能38-40
- 3.2 有声停顿类语用标记40-45
- 3.2.1 有声停顿类语用标记出现的条件41-43
- 3.2.2 有声停顿类语用标记的功能43-45
- 3.3 非疑问类语用标记45-47
- 3.3.1 非疑问类语用标记出现的条件45-46
- 3.3.2 非疑问类语用标记的功能46-47
- 第四章 对外汉语课堂话轮放弃中的语用标记47-52
- 4.1 话轮放弃中语用标记的使用模式47-49
- 4.1.1 “陈述句+语用标记”的使用模式47-48
- 4.1.2 “语用标记+祈使句”的使用模式48-49
- 4.2 话轮放弃中语用标记的功能49-52
- 4.2.1 引导与启发49
- 4.2.2 结束与强调49-50
- 4.2.3 结束与新指示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后记5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祖嫘;;对外汉语教师话语研究综述[J];人文丛刊;2011年0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鸣妹;权势和等同关系在英语专业对话教学模式构建中的作用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范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话轮转换的理据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朱志夫;基于话轮转换理论的韩国中级汉语口语课堂交际活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7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