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留学生学汉语“让”、“使”字句辨析和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12 08:06
目前学界对“让”和“使”字句的偏误研究可以追溯到李大忠的著作《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这本著作是我国国内最早对汉语语法偏误进行的研究,基本涵盖了留学生所出现的语法偏误项目。其中,他指出了“使”字句是留学生产生偏误较高的语法项目,并且搜集了来自8个国家的留学生偏误进行分析,将“使”字兼语句分成三大偏误类型。学者们对“让”和“使”字句的偏误研究也做出了颇多贡献。总体来说,学界对于“让”和“使”字句的研究众多,但对其没有统一的认识,比如“让”具体有几种义项、“使”的词性是什么,这些都存在争议;其次,偏误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特殊性,偏误的类型是否有统一的划分?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作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将“让”和“使”字兼语句的句型简单概括为“N1+让/使+N2+V”,进一步分析了结构中的各个成分,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对“让”和“使”字兼语句进行辨析,概括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此外,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本人对中亚留学生“让”和“使”字兼语句的掌握情况作出分析,中亚留学生对表致使义的“让”和“使”,表使令义和表允许(任凭)义的“让”掌握情况不是很理想。本人搜集了“让”和“...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研究价值
(三)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理论背景
一、“让”字句
(一) 致使义中的“让”字句
1.N1的成分
2.N2的成分
3.V的成分
(二) 使令义中的“让”字句
1.N1的成分
2.N2的成分
3.V的成分
(三) 允许(任凭) 义中的“让”字句
1.N1的成分
2.N2的成分
3.V的成分
(四) 本章小结
二、“使”字句
(一) N1的成分
1.N1由实词构成
2.N1由短语构成
3.N1由小句构成
4.N1可省略
(二) N2的成分
1.N2由实词构成
2.N2由短语构成
3.N2可省略
(三) V的成分
1.V由谓词性词语构成
2.V由短语构成
(四) 本章小结
三、“让”和“使”致使句中的句法、语义、语用对比
(一) “让”和“使”字句的句法对比
1.N1成分的异同
2.N2成分的异同
3.V成分的异同
(二) “让”和“使”字句的语义对比
1.表致使义时,“让”和“使”字句对比
2.“让”表示使令义时,与“使”字句对比
3.“让”表示允许(任凭) 义时,与“使”字句对比
4.“让”表示被动义时,与“使”字句对比
(三) “让”和“使”字句的语用对比
1.“让”字句一般出现在口语中
2.“使”字句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
四、“让”和“使”字句的调查情况和偏误分析
(一) “让”和“使”字句的调查情况
1.调查目的和意义
2.问卷结果和分析
(二) “让”和“使”字句产生偏误的类型
1.词类偏误
2.句法偏误
(三) “让”和“使”字句产生偏误的原因
1.俄语与汉语之间存在词义不对称
2.句式之间的界限不明
3.教材的设计讲解较少
五、对“让”和“使”字句在汉语学习上的建议
(一) 循序渐进,按“让”和“使”义项的难易程度讲解
(二) 应鼓励留学生提高自我纠正偏误的意识
(三) 将“让”和“使”字句与其他表致使义句进行对比教学
(四) 通过丰富的语料激发留学生对“让”和“使”字句的感性认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71099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研究价值
(三)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理论背景
一、“让”字句
(一) 致使义中的“让”字句
1.N1的成分
2.N2的成分
3.V的成分
(二) 使令义中的“让”字句
1.N1的成分
2.N2的成分
3.V的成分
(三) 允许(任凭) 义中的“让”字句
1.N1的成分
2.N2的成分
3.V的成分
(四) 本章小结
二、“使”字句
(一) N1的成分
1.N1由实词构成
2.N1由短语构成
3.N1由小句构成
4.N1可省略
(二) N2的成分
1.N2由实词构成
2.N2由短语构成
3.N2可省略
(三) V的成分
1.V由谓词性词语构成
2.V由短语构成
(四) 本章小结
三、“让”和“使”致使句中的句法、语义、语用对比
(一) “让”和“使”字句的句法对比
1.N1成分的异同
2.N2成分的异同
3.V成分的异同
(二) “让”和“使”字句的语义对比
1.表致使义时,“让”和“使”字句对比
2.“让”表示使令义时,与“使”字句对比
3.“让”表示允许(任凭) 义时,与“使”字句对比
4.“让”表示被动义时,与“使”字句对比
(三) “让”和“使”字句的语用对比
1.“让”字句一般出现在口语中
2.“使”字句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
四、“让”和“使”字句的调查情况和偏误分析
(一) “让”和“使”字句的调查情况
1.调查目的和意义
2.问卷结果和分析
(二) “让”和“使”字句产生偏误的类型
1.词类偏误
2.句法偏误
(三) “让”和“使”字句产生偏误的原因
1.俄语与汉语之间存在词义不对称
2.句式之间的界限不明
3.教材的设计讲解较少
五、对“让”和“使”字句在汉语学习上的建议
(一) 循序渐进,按“让”和“使”义项的难易程度讲解
(二) 应鼓励留学生提高自我纠正偏误的意识
(三) 将“让”和“使”字句与其他表致使义句进行对比教学
(四) 通过丰富的语料激发留学生对“让”和“使”字句的感性认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71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97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