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义与跨文化语言传播的正当性——基于泰国青年学习汉语和德语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世界主义与跨文化语言传播的正当性——基于泰国青年学习汉语和德语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世界主义 全球化 泰国 跨文化语言传播 沟通理性
【摘要】:孔子学院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定的争议。但是,以孔子学院为载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实则与其他跨文化语言传播一样,是全球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文章从世界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全球化发展的本质内涵,并对泰国与中国、德国的交往现状以及泰国人学习汉语和德语的基本情况做了对比分析。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了语言与沟通理性的关系以及包括汉语在内的跨文化语言传播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价值。
【作者单位】: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齐鲁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世界主义 全球化 泰国 跨文化语言传播 沟通理性
【分类号】:H195;H33
【正文快照】: 近年来,作为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发展非常迅猛。然而,如此快速的扩展在全球社会中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其中比较集中的一种看法认为,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的孔子学院是在中国政府支持下的文化扩张,更极端的观点是担忧孔子学院会变成一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风险社会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伦理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欧三任;;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政治安全风险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欧俊;李松柏;;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4 肖顺武;;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5 包学雄;黎雄辉;;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7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董韦;;“风险社会”理论与风险管理再造[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顾青;;和谐社会和社会风险的理性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白立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及现实路径[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革;阎耀军;;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周杰;杨望成;;行政问责与官员复出——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唐均;;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政策的视角[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6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书婕;;基于2008年南方雪灾的技术风险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宋晓光;;R&D活动中的科技风险[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的STS反思[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进程中的风险探析[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体育竞争情报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韩丹;食品安全与市民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琳;辽中南城市群环境风险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超;风险社会背景下政府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徐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齐天娇;创业者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素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信任的缺失与重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裴晓丽;论现代性的合理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志龙;风险社会治理下我国政府公共责任机制的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奥菲;参与和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钟舒曼;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颂;关于传受“模式”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一)[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张颂;关于语言文化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二)[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3 严玺;浅谈规范语言文字[J];科技资讯;2005年26期
4 王剑华;杨彩娟;;浅论毛泽东的语言传播艺术[J];新闻知识;2011年03期
5 张颂;关于“通用语言”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二十二[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贺阳;;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汉语国际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2期
7 胡毅;;浅谈广播语言与修辞学的关联[J];大舞台;2011年07期
8 樊友新;;语言传播媒介及方式对语言的影响[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张丽;;模因理论下的网络语言分析[J];华商;2008年10期
10 徐大明;王晓梅;;全球华语社区说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解机;;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外语教学优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晨雨;不应强限网络语言使用[N];民营经济报;2006年
2 ;规范语言文字媒体应做表率[N];光明日报;2003年
3 汪大勇;在对外交流中译好中华文化名词术语[N];光明日报;2008年
4 孙正龙;网络时代不必排斥“网语”[N];甘肃日报;2006年
5 于青;首届“世界孔子学院论坛”举行[N];人民日报;2007年
6 王辅政;浅谈汉语国际化发展趋势[N];光明日报;2003年
7 奇云;“语言生态”拉响“红色警报”[N];中国审计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董洪亮;普通话:让交流更顺畅[N];人民日报;2005年
9 陈汝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修辞”成为学术焦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鲁小彬;文化视野中的海外“汉语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柱;基于“给力”和“凡客体”的中国网络流行语言传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郑秋坤;论美国国家英语传播政策对中国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启示[D];暨南大学;2006年
3 陈元骊;英语汉语国际传播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富裕鹏;汉语国际传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韩明杰;吉尔吉斯斯坦孔子学院汉语传播现状及分析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6 覃理;广告语言艺术[D];广西大学;2002年
7 陈沉;网络语言的传播学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李加凤;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说”新闻“传”务求通的思考[D];汕头大学;2003年
10 林雪漫;网络新闻语言特点及良性发展思考[D];广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5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4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