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04 22:24

  本文关键词: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因果关系 关系标记 对外汉语 阅读


【摘要】:当今世界的各个学科都走向上综合发展的道路,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在研究方法上,必然要求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在理论上,结合了标记理论、关联理论、偏误分析理论等,借助了字词频率统计工具和多语种语料处理软件。分析了汉语因果复句关系标记的搭配使用情况,并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引言。概括了选题原因、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并对语料的来源和调查问卷的设计做一个简单介绍。第二章是对因果复句研究现状的概括,并对比了俄汉复句的差异。第三章是对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的分析,概括总结了它们特征上的差异。第四章分析了关系标记对阅读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因果关系 关系标记 对外汉语 阅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95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引言8-13
  • 1.1 选题的原因8-9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3 研究方法及其相关理论10-11
  • 1.4 语料来源与调查问卷设计11-13
  • 1.4.1、HSK语料11-12
  • 1.4.2、设计调查问卷12-13
  • 第二章:因果复句研究现状13-17
  • 2.1 汉语复句研究的历史发展13-14
  • 2.2 俄语复句的概况14-15
  • 2.3 汉语因果复句的研究现状15-17
  • 第三章: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17-24
  • 3.1 关系的呈现17
  • 3.2 因果复句标记特征分析17-20
  • 3.2.1、表示原因分句的典型标记:因、因为、是因为、由于17-19
  • 3.2.2、表示结果分句的典型标记:从而、因此、所以、之所以19-20
  • 3.3 因果复句标记呈现规律20-24
  • 3.3.1、从检索原因关系标记入手21-22
  • 3.3.2、从检索结果关系标记入手22-24
  • 第四章: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对阅读理解的影响24-30
  • 4.1 单标因果复句24-26
  • 4.1.1 前标因果复句24-25
  • 4.1.2 后标因果复句25-26
  • 4.2 双标因果复句26-28
  • 4.2.1、"因"和结果标记的搭配26-27
  • 4.2.2、"因为"和结果标记的搭配27
  • 4.2.3、"由于"和结果标记及"之所以"和"是因为"的搭配27-28
  • 4.3 小结28-30
  • 附件(调查问卷)30-32
  • 结语32-34
  • 参考文献34-37
  • 后记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才;;“之所以”词汇化质疑[J];古汉语研究;2009年01期

2 邓雨辉;;果标“因此”和“因而”的用法辨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3 胡承佼;;5岁前汉族儿童因果复句习得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陈景元;;原因标记连用现象考察[J];河池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付琨;标记理论的介绍与应用[J];汉语学习;2005年03期

6 王玲玲;;关于留学生对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使用偏误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7 陈默;;“所以”语法化初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8 杨文全,胡琳;中介语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施庆霞;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教学[J];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10 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俞小娟;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复句中书读短语的自动识别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崔岑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选择复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董福升;外国留学生汉语因果类复句习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查洁;现代汉语说明性因果复句与转折复句互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3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73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