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课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问题行为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23:18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问题行为处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不同年龄段 课堂管理 问题行为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普遍途径,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着整体教育的质量。因此,要保证教学质量,除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外,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整体上可以分为学生自身、教师、环境三个方面。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同于国内的语文教学或者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有其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跨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年龄差异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年龄段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身心差异,学习的侧重不同,对知识的接纳程度也不同,例如儿童期的学生在语音的学习中相对成人和青少年更有优势;而青少年对词汇和句法的接受程度又强于儿童和成人;成人则具有更强的抽象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优于儿童和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是对外汉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不仅要正确把握师生关系,而且还应该正确处理文化冲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方式对对外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进行考察,通过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行为具体表现和特点,同时观察教师在面对课堂问题时的反应情况,分析学生课堂问题形成的原因,为教师提供教学建议和课堂管理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 不同年龄段 课堂管理 问题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9
  •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10-11
  • 二、选题意义11-12
  • 三、文献综述12-17
  • (一)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12-13
  • (二)对于问题行为的判定13-14
  •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14-15
  • (四)课堂问题行为成因15-16
  • (五)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模式16-17
  • 四、研究目标17
  • 五、研究方法17-19
  • 第一章 年龄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19-24
  • 一、儿童期(3-11岁)20-21
  • 二、青少年(12-17岁)21-22
  • 三、成人期(18岁以上)22-24
  • 第二章 不同年龄段学习者课堂问题行为表现24-30
  • 一、儿童期(3-11岁)24-25
  • 二、青少年(12-17岁)25-28
  • 三、成人期(18岁以上)28-30
  • 第三章 对外汉语课堂中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30-37
  • 一、儿童期(3-11岁)30-33
  • 二、青少年(12-17岁)33-34
  • 三、成人期(18岁以上)34-37
  • 第四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对外汉语不同年龄段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37-42
  • 第一节 调查问卷37-40
  • 一、调查问卷说明和目的37-38
  • 二、调查问卷分析38-40
  •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课堂教师对问题行为的不当处理分析40-42
  • 第五章 对外汉语课堂不同年龄段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策略42-51
  • 一、未雨绸缪,预防课堂问题的发生42-44
  • 二、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44-46
  • 三、采取有效处理方式解决课堂问题行为46-47
  •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7-49
  • 五、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49-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56-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琴美;徐慧颖;王婷;;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家长-教师三视角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2 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张萍;;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3 魏玲;陈岱炜;;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伍佳玲;苏虹;何莉;赵科O;常微微;徐志伟;陈明春;孙业桓;;农村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6期

5 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6 陈家胜;陈红香;;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陈淑梅;崔美兰;张青;;儿童问题行为论述[J];才智;2011年22期

8 刘俊升;赵燕;;童年中期受欺负与问题行为之关系:一项两年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9 孙煜明;试谈儿童的问题行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0 左其沛;略论过失型问题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富才;;大学生的问题行为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品格研究协作组;;学生的问题行为与品格形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3 张莹莹;张文娟;张文新;;儿童中期外化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同伴地位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康艳芬;;被收养儿童问题行为在园干预的个案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但菲;王红艳;;幼儿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矫治—心理学视野下的剖析[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新生;;农村初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剖析及转化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魏玲;连榕;;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与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纪林芹;张文新;;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模式、轨迹与稳定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高雯;陈会昌;;父母分歧对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喻承甫;张卫;;累积情境风险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周兆钧 记者 余传诗;我国首次公布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光明日报;2004年

2 胡德荣;学龄前儿童有十大问题行为[N];健康报;2004年

3 高航 冯立中;合肥列出幼儿十大问题行为[N];健康报;2004年

4 莫源秋;问题行为与心理需要[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王绍敏;尽早矫治孩子问题行为[N];保健时报;2004年

6 刘霞;防治问题行为始于家庭治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晓;儿童问题行为谁制造?[N];苏州日报;2005年

8 上海新华医院 教授 金星明;学龄前儿童有十大问题行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9 记者 王佳欣;《大众医学》首次公布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10 上海新华医院 教授 金星明;解读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洁;婴儿生气情绪及其对行为发展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9年

4 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珠;菲律宾华语教师对华校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玲;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蕾;小学阶段外化问题行为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梦澜;幼儿学习活动中教师问题行为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5年

5 向禹;美国公立中学中文课堂外向型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杨慧;问题行为青少年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妮妮;中学生问题行为现状调查及其受家庭因素影响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周梅君;基于案例的汉语课堂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策略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9 徐芳;教育爱:教师如何面对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宋丹;3岁幼儿三种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79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79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