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动补式复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2:09

  本文关键词:动补式复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补式复合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摘要】:动补式意合与复合词是汉语中一种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复合词结构类型,这种结构也最能体现汉语“以简驭繁”的特点。从形式上看,动补式复合词必须是“动+补(动词/形容词)”的双音节结构形式;从意义上看,动补式复合词能够表达“动作+结果/趋向/状态/评价”的语义关系,而且“动作”是导致“结果/趋向/状态/评价”等语义关系产生的直接原因。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比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模式,以封闭类教材内的动补式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从意义、作用、特点和类型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对动补式复合词中补语性成分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表示结果义的补语性成分、表示趋向义的补语性成分、表示评述义的补语性成分和意义有所虚化的补语性成分。动补式复合词还具有独特性、文化思维模式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对动补式复合词的特点和教材中各种类型的动补式复合词的分布情况加以分析,能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得出关于动补式复合词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编写动补式复合词辅助性学习词表,进而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动补式复合词。
【关键词】:动补式复合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10
  • 引言10-17
  •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10-14
  • 1. 研究背景10-13
  • 2. 研究目的13-14
  • (二) 研究对象的概念及范围14-16
  • 1. 动补式复合词的概念14-15
  • 2. 动补式复合词的范围15-16
  • (三) 基本思路、语料选择和研究方法16-17
  • 1. 基本思路16
  • 2. 语料选择16
  • 3. 研究方法16-17
  • 二、 《词汇与汉字大纲》、《发展汉语》中动补式复合词的分布17-23
  • (一) 《词汇与汉字大纲》中动补式复合词的分布统计17-19
  • 1. 甲级词汇中的动补式复合词17
  • 2. 乙级词汇中的动补式复合词17
  • 3. 丙级词汇中的动补式复合词17-18
  • 4. 丁级词汇中的动补式复合词18-19
  • (二) 《发展汉语》教材中动补式复合词的分布统计19-20
  • 1.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Ⅱ)中的动补式复合词19
  • 2.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Ⅱ)中的动补式复合词19
  • 3.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Ⅱ)中的动补式复合词19-20
  • (三) 《词汇与汉字大纲》和《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动补式复合词安排情况对比20-23
  • 1. 安排情况对比20-21
  • 2. 对比结果21-23
  • 三、 关于动补式复合词的教学分析23-38
  • (一) 动补式复合词的分类23-27
  • 1. 根据补语性成分的语义类型对动补式复合词的分类23-25
  • 2. 《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动补式复合词的分类25-27
  • (二) 动补式复合词的特点27-28
  • 1. 动补式复合词的独特性27-28
  • 2. 文化思维模式性28
  • (三) 三种类型的动补式复合词在不同阶段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28-33
  • (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3-38
  • 1. 教学重点33-34
  • 2. 教学难点34-38
  • 四、 动补式复合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策略38-44
  • (一) 从教材编排出发38-39
  • 1. 动补式复合词在教材生词表中有所体现38
  • 2. 动补式复合词的类型情况要重点安排38-39
  • (二) 从教学原则出发39
  • 1. 先补语性成分原则39
  • 2. 基本分散,相对集中39
  • (三) 从教法出发39-41
  • 1. 对比式教学法39-41
  • 2. 语境训练法41
  • (四) 编写动补式复合词词表辅助学习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千炎;;动结式复合动词及其构成的动词谓语句式[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陈永莉;;动词与状语、补语语序的历时演变及其动因[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薛玲玲;VR复合词中R的语义指向性[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邓守信;廖秋忠;;汉语使成式的语义[J];国外语言学;1991年03期

5 顾阳;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J];国外语言学;1996年03期

6 李亚非;核心移位的本质及其条件──兼论句法和词法的交界面[J];当代语言学;2000年01期

7 祝敏彻;再谈使成式(动结式)的产生时代[J];古汉语研究;2003年02期

8 宋绍年;汉语结果补语式的起源再探讨[J];古汉语研究;1994年02期

9 成镇权;梁锦祥;;汉语动补复合词致使性特征的语法属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薛红;后项虚化的动补格[J];汉语学习;198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长才;汉语述补结构的历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丽云;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词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逯艳若;汉语动补复合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2 马婷;汉语动补复合词的句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谢翠凤;现代汉语补语“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0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80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6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