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工程教育中有关“复杂工程问题”的难点——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视角
本文选题:复杂工程问题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参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区别于其他类型工程教育认证的特征,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本科工程专业达成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对国际上学历互认的三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议进行对比,阐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对于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而后深入剖析"复杂工程问题"的内涵,指出"复杂工程问题"相关毕业要求的达成难点,并分析造成这些难点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最后借鉴企业技术创新方法论和最佳实践,对工程教育中有关"复杂工程问题"的难点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思路,以期为相关院校工程专业教育提供参考。
[Abstract]:Solving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type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It is also the key point and difficul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for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irst compares the three major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gre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solving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certification. Then it deep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to achieve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of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for these difficulties, and finally draws lessons from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thodology and best practice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way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major education in relev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TB-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华尔天;计伟荣;吴向明;;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01期
2 林健;;如何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于《华盛顿协议》的界定和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05期
3 杨毅刚;王伟楠;孟斌;;技术发明创造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差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04期
4 杨毅刚;孟斌;王伟楠;;基于OBE模式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5 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6 夏建国;;从三个国际教育协定看工程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与联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蕴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路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7年06期
2 屈霞;韩学超;万军;;基于OBE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教学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年06期
3 余烨;徐京涛;路强;薛峰;;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7年06期
4 刘锴;孙燕芳;;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教师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6期
5 孙爱晶;陈怡君;石晓娟;;基于OBE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探究[J];高教学刊;2017年09期
6 齐晓杰;纪峻岭;;基于“OBE”的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年09期
7 屈霞;万军;韩学超;李哲学;;基于OBE理念的“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年01期
8 吕晓兰;左敬龙;孙国玺;;OBE与CDIO模式相结合的立体化EDA课程教学探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年01期
9 胡永祥;蒋鸿;吴志辉;;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福建电脑;2017年04期
10 纪峻岭;齐晓杰;;基于学习产出的工程类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毅刚;孟斌;王伟楠;;基于OBE模式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2 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17期
3 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4 林健;;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Z2期
5 姚聪莉;任保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育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07期
6 杨毅刚;;切实做到一体化 尽量避免两张皮——对我国工程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7 查建中;;论工程教育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8 王孙禺;孔钢城;雷环;;《华盛顿协议》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借鉴意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楚贤,李世其;复杂工程的建模仿真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2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宏福;随机事件影响的复杂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88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98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