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单位制与项目制: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制度逻辑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8-07-07 07:51

  本文选题:单位制 + 项目制 ; 参考:《江苏高教》2017年02期


【摘要】:单位制与项目制是两种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制度机制。单位制下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以计划与指令为方式、以单位整体为对象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建设。项目制下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以竞争为方式、以项目为对象对高等教育进行微观建设。伴随国家治理模式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制度逐渐从单位制向项目制转换,并在两者互动下决定了高等教育系统格局。单位制度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初次分配"与高等教育整体的"初次分割"决定了项目制度下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格局;项目制度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再次分配"与高等教育整体的"再次分割"接续了单位制度下的高等教育格局。受单位制下分配格局的影响,作为当前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典型制度模式,项目制度下的高等教育资源竞争实质是演绎了一场"确定论替代概率论、重复博弈可能性几近为零"的竞争形态,其结果只不过是完成了对高等教育的地位传递与再制。
[Abstract]:Unit system and project system are two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under the unit system is based on the plan and instruction, and the macro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unit as a whole.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under the project system takes competition as the way and the project as the object to carry out the micro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transi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l from planning to market, the system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gradually changes from unit system to project system, and determines the patter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systems. The "initial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by unit system and the "initial divi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 whole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under the project system; The "re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project system and the "re-partition" of the whol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continue the pattern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unit system. Influenced b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under the unit system, as a typical institutional model of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at present, the competi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under the project system is in essence deducing a "deterministic alternative probability theory". The possibility of repeated game is close to zero, and the result is only the status transfer and re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大学主导推动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研究”(09YBB414)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曦;;试析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分配制度改进[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2 黄静;;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J];理论与当代;2009年05期

3 崔荃;;家庭背景与教育资源分配:来自微观数据的证据[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05期

4 ;日本:基本没有“择校”现象[J];辅导员;2010年15期

5 ;教育成了房价的“推手”,折射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J];党员干部之友;2013年04期

6 彭杰武;;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制度探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7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之痛[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03期

8 ;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的表现[J];求知;2007年10期

9 张寒梅;;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特征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杜润生;;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对农村社会制约作用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阎莉;协调教育资源分配 均衡义务教育发展[N];咸阳日报;2008年

2 王捷;用“公厕户口”择校是谁的错?[N];大连日报;2012年

3 江东洲;代表委员“忧心”教育资源分配不公[N];科技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高芳;破解教育资源分配“马太效应”[N];湖南经济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江潍;让教育资源分配更均衡[N];秦皇岛日报;2006年

6 孔祥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城乡教育资源分配须更均衡[N];经济日报;2013年

7 沈治鹏;留住农村教师要靠制度[N];重庆政协报;2014年

8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破解均衡难题重在提升教师素质[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李丽钧;择校,,究竟是谁的无奈[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霞明;中国当代教育资源分配政策正当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张家福;我国教育资源平等分配的经济伦理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王江;陪读性迁移: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表现[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04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104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