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精神的伦理形态及其参与社会道德治理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9 14:51
【摘要】:大学精神是以至善为特征的伦理精神,是伦理实体和道德主体的统一,是大学道德理想和道德现实的综合体,不仅反映着大学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而且规定着大学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发挥大学精神的能动作用推进社会道德治理,一方面能够推动大学参与塑造社会伦理实体,形成更加民主、自由的社会伦理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伦理秩序;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的道德教育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公民的道德品质素养和道德行为,培育社会道德主体。
[Abstract]:The university spirit is the ethical spirit characterized by even good, the unity of the ethical entity and the moral subject, the synthesis of the university moral ideal and the moral reality, which not only reflects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and ethical order of the university. It also prescribes the moral belief and moral behavior of the university people. Exerting the dynamic role of university spirit to promote social moral governance, on the one hand, can promote university participation in shaping social ethical entity, form a more democratic, free social ethical relationship and stable and harmonious social ethical order; On the one hand, i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further improve the moral quality and moral behavior of the citizens, and cultivate the social moral subject.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矿业大学;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大学道德维度和大学精神培育研究”(CXZZ12-0921)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精神视域下的道德教育创新研究”(2013SJD880121)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超;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道德能力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4期

2 祁冰;浅析儿童的说谎心理[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3年34期

3 陈宇波;肖松;;关于加强村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刘义康,郭立东;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几点建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4期

5 彭文英;;谈大学生社区道德品质的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6 黄月细;;公民道德:道德建设制度化的视域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林译丛;刘诗波;;从道德品质的角度看教育惩罚[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06期

8 刘丙元;;生活叙事:道德教育方式新取向[J];教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9 吴原;;从自爱到道德——兼析道德教育的失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3期

10 董海霞;;从宗教与道德的关联视角审理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华龙;;道德、公德与私德[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卢天赐;;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覃幼凌;;加快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文清;;论手机道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石海红;;新形势下的社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多海;杨爱东;许世成;;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韦启光;;道德建设在构筑贵州“精神高地”中的地位和作用[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潘艳;;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重在全社会参与[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思想》杂志总编辑 钱永祥;克服道德异化,恢复道德的生命力[N];东方早报;2012年

2 张尼 张哲 编译;学者建议严格审核候选校长道德品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记者 刘勇;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伟大精神[N];江西日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与制度保障[N];法制日报;2003年

5 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夏伟东;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N];经济日报;2001年

6 赵建英;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建设[N];山西日报;2003年

7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祝谦;道德建设七题[N];新疆日报(汉);2001年

8 李培超;让高尚的道德回归生活、引领生活[N];光明日报;2006年

9 邓伟志;完善道德结构 提升道德境界[N];学习时报;2006年

10 田承坤;道德的本质与社会功能[N];本溪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红光;公安执法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琳琳;网络舆论伦理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侯玲玲;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吕小艺;面向生活的道德:现代西方“反理论”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超;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佩玲;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金炜;论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王远;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探析[D];贵州大学;2015年

8 马艳艳;文化与道德的关系及道德建设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曹怡;道德同一性、思维抽象性水平对道德伪善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5年

10 王银妹;静宁县留守儿童道德养成机制创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11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211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