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我国大学生道德信念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23: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生道德信念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伦理学发展的历史中,道德信念的形成和确立是摆在首位的,道德信念是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道德建设的前提和目的。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等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履行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道德信念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强大动力,也是人们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自我强化的重要因素,道德信念的建立有利于使人们的道德行为成为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强制的。一个具有道德信念的人,他首先会在社会生活中使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与道德原则和规范相符合。其次,他还能在面对复杂的道德冲突情境时,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对是非善恶做出明确的分析判断,继而会努力克服内心矛盾,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加以践行。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道德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今日中国,诸多道德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是人们道德信念的缺失。因此,道德信念的确立和完善刻不容缓。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指出,9岁前的儿童处在前习俗道德水平,这一时期儿童主要根据是否能够避免惩罚和对己有利以及偶尔利于他人做出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10岁到15岁的青少年,大多进入世俗的道德水平,他们主要根据是否合乎社会舆论与社会秩序进行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16岁以后的年轻人,先是一小部分,以后才会陆陆续续地进入后习俗的道德水平,进入后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已经确立的普遍道德原则和“良心”进行是非判断及行为选择。由此可见,全面、深刻而坚定的道德信念一般到了青年中期或晚期方能确立,而在校的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关键时期。因此,深入了解他们的道德信念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找到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引导大学生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除导言外,共分三个部分对大学生的道德信念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内涵及价值进行阐释。首先,对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其次,阐明了坚定大学生道德信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大学生道德信念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次,通过对这些问卷的分析和总结,指出当代大学生道德信念主流积极向上,但部分大学生道德信念存在缺失;最后,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信念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坚定当代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对策建议:改善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温馨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打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以及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道德修养。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信念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言10-15
  • (一)选题意义10-11
  • 1.理论意义10
  • 2.现实意义10-11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综述11-14
  • 1.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11-13
  • 2.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13-14
  •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14-15
  • 1.研究方法14
  • 2.论文创新点14-15
  • 一、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内涵及价值阐释15-27
  • (一)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内涵阐释15-22
  • 1.道德的内涵15-17
  • 2.信念的内涵17-19
  • 3.道德信念的内涵19-21
  • 4.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内涵21-22
  • (二)大学生道德信念的价值阐释22-27
  • 1.坚定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是提升其道德品质的重要基础23-24
  • 2.坚定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24
  • 3.坚定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是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24-27
  • 二、我国大学生道德信念现状分析27-43
  • (一)大学生道德信念现状调查27-34
  • (二)大学生道德信念主流积极向上34
  • (三)大学生道德信念存在缺失34-36
  • 1.道德笃信度尚不够34
  • 2.道德情感较冷漠34-35
  • 3.道德意志力弱化35
  • 4.社会责任感不强35-36
  • 5.道德践行能力不足36
  • (四)大学生道德信念缺失的原因36-43
  • 1.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36-37
  • 2.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缺失37-38
  • 3.社会道德环境恶化38-41
  • 4.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偏差41-43
  • 三、坚定我国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对策43-53
  • (一)改善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43-46
  • 1.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要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43-44
  • 2.发挥课堂优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44
  • 3.发挥新媒体优势,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新阵地44-45
  • 4.建立激励机制,树立道德模范45
  • 5.加强校园文化氛围渲染45-46
  • (二)营造温馨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46-48
  • 1.强化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46
  • 2.家庭道德教育中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46-47
  • 3.建立科学化的家庭教育方式47
  • 4.重视良好家庭环境的创建47-48
  • (三)打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48-50
  •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8
  • 2.加强党的“四风”建设48-49
  • 3.继传统文化之精,博外来文化之长49-50
  • (四)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道德修养50-53
  • 1.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0
  • 2.大学生要提高道德认知能力50-51
  • 3.大学生要增加道德情感体验51
  • 4.大学生要培养道德意志品质51-53
  • 结语53-54
  • 注释54-55
  • 参考文献55-58
  • 1.著作55-56
  • 2.期刊56-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5期

2 陆劲松;孙菲菲;;道德信念的理论探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许志跃;;转型期的社会躁动与大学生信念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4 邹平林;杜早华;;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信念危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寇征;;伦理信念与当代社会伦理道德建设[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姜居波;;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思考[J];山东电大学报;2008年03期

7 安少华;周巍;;珠江三角洲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特点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2008年04期

8 许勇;李秉中;;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的反思和策略[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1期

9 崔岚;;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张莉;;论现代社会道德信仰危机的不同性[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生道德信念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8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