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16:08

  本文关键词: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西文化交流不断增多,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我国,与国内土生土长的社会思潮进行激烈的交锋和融合。大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加之,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所以很容易受到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关注大学生成长需求,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价值取向的变化,抵御某些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社会思潮,正确认识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论文由导论及三章正文组成。 导论,阐明这一选题的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社会思潮的基本理论概述。对社会思潮的含义进行科学界定并阐述其基本特征,探讨几种有代表性的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的内容和实质。 第二章,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通过具体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了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分析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探讨了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三章,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对策。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如何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关键词】:社会思潮 大学生 影响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序言8-14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8-9
  • (一)理论意义8
  • (二)现实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一)国外研究现状9-10
  • (二)国内研究现状10-12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2-14
  • (一)研究方法12-13
  • (二)创新之处13-14
  • 第一章 社会思潮概述14-21
  • 一、社会思潮的含义14-15
  • 二、社会思潮的特征15-18
  • (一)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性15-16
  • (二)社会思潮的传播性16
  • (三)社会思潮的现实性16-17
  • (四)社会思潮的时代性17-18
  • (五)社会思潮的群体性18
  • 三、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18-21
  •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18-19
  •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19-20
  •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20-21
  • 第二章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21-34
  • 一、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总体了解状况21-24
  • (一)对社会思潮的总体了解21-22
  • (二)最受关注的社会思潮22-23
  • (三)了解社会思潮的主要途径23
  • (四)对待社会思潮的整体态度23-24
  • 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影响24-26
  • (一)促使大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24-25
  • (二)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提高理性思维能力25
  • (三)增进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5-26
  • 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26-29
  • (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漠,出现信仰危机26-27
  • (二)大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不断滋长27-28
  • (三)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趋于狭隘28
  • (四)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趋于淡化28-29
  • 四、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29-34
  • (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多重作用29-30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30-31
  •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31-32
  • (四)大众传媒的推动作用32-34
  • 第三章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对策分析34-42
  •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34-35
  •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34-35
  •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5
  • 二、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35-37
  • (一)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36
  • (二)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清醒鉴别36-37
  •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37
  • 三、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37-39
  • (一)优化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38
  •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38
  • (三)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38-39
  •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39-42
  • (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39-40
  • (二)加强领导队伍建设,增强引领的主动性40-41
  • (三)完善制度,构建有效的引领机制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附录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萍;;浅议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杨芳;;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10期

3 唐海玲;鲁金抗;;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3期

4 郭乌力吉;论民族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5 高军;赵宇明;;当代中国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J];理论探讨;2012年05期

6 艾洋;王一博;;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影响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1年S4期

7 冯达成;赖荣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几点思考[J];学术论坛;2011年12期

8 曹继建;姜华;;新时期社会思潮及其对青年的影响[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李本松;;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10 程振强;;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金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9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9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