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优秀的青年群体,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繁荣和发展。邓小平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对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都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青年观,对于大学生成才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指引着中国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为之提供理论支撑。全文以探究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认真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找到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对策。全文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邓小平青年观和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是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邓小平青年观是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怎样看待青年、如何评价青年的地位作用、如何培育青年使之健康成长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成才教育是指导学生成才的教育,成才教育通过让学生掌握成才的规律和相关知识从而更加自觉更加科学地进行人生规划和成才设计。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人才学理论。第三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出邓小平青年观和大学生成才教育的主要内容。邓小平青年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四有”新人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目标;学习与实践是青年的成才的必由之路;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内容丰富,主要有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知识技能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同时也理清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邓小平青年观为大学生成才教育指明了方向;邓小平青年观有助于大学生成才教育功能的发挥;加强大学生成才教育是邓小平青年观的内在要求;邓小平青年观对大学生成才教育具有引领激励规范的作用。第四章通过实证研究法,从问卷调查中归纳出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对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邓小平青年观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在成才教育中贯彻邓小平青年观的方法途径比较单一,大学生对邓小平青年观认知存在偏差。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思路与对策。在前面几章的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对策:一是提高对邓小平青年观指导大学生成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方法,三是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改革发展,四是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邓小平青年观。
【关键词】:邓小平青年观 大学生 成才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2;A849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6
- 1.2.3 结论16-17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7-20
- 1.3.1 研究思路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3.3 特色与创新18
- 1.3.4 研究的难点及不足之处18-20
- 第2章 相关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20-25
- 2.1 核心概念界定20-23
- 2.1.1 青年观20
- 2.1.2 邓小平青年观20-21
- 2.1.3 成才教育21-22
- 2.1.4 大学生成才教育22-23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23-25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3
- 2.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23
- 2.2.3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23
- 2.2.4 人才学理论23-25
- 第3章 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内在联系25-34
- 3.1 邓小平青年观的基本内容25-28
- 3.1.1 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25-26
- 3.1.2“四有”新人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目标26
- 3.1.3 学习与实践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26-27
- 3.1.4 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27-28
- 3.2 成才教育的基本内容28-30
- 3.2.1 理想信念教育28
- 3.2.2 道德品质教育28-29
- 3.2.3 知识技能教育29
- 3.2.4 心理素质教育29
- 3.2.5 创新能力教育29-30
- 3.3 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内在联系30-34
- 3.3.1 邓小平青年观为大学生成才教育指明了方向30-31
- 3.3.2 邓小平青年观有助于大学生成才教育功能的发挥31-32
- 3.3.3 加强大学生成才教育是邓小平青年观的内在要求32
- 3.3.4 大学生成才教育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邓小平青年观32-34
- 第4章 邓小平青年观指导大学生成才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4-40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34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34
- 4.1.2 调查问卷的实施34
- 4.2 调查结果及分析34-40
- 4.2.1 对邓小平青年观指导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34-36
- 4.2.2 邓小平青年观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未得到很好贯彻36-37
- 4.2.3 在成才教育中贯彻邓小平青年观的方法和途径单一37-38
- 4.2.4 大学生对邓小平青年观的认知存在偏差38-40
- 第5章 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对策40-49
- 5.1 提高对邓小平青年观指导大学生成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40-41
- 5.1.1 邓小平青年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40
- 5.1.2 邓小平青年观能帮助大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40-41
- 5.1.3 邓小平青年观能激发大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41
- 5.2 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方法41-44
- 5.2.1 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41-42
- 5.2.2 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42
- 5.2.3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和传播邓小平青年观42-43
- 5.2.4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机制43-44
- 5.3 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改革发展44-47
- 5.3.1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转变成才教育理念44-45
- 5.3.2 以“四有新人”为目标,,培养大学生成才意识45-46
- 5.3.3 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46-47
- 5.4 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要自觉践行邓小平青年观47-49
- 5.4.1 大学生要科学认识自我47
- 5.4.2 大学生要自觉践行邓小平青年观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4
- 致谢54-55
- 在校科研情况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德中;论孙中山的青年观[J];团结;2003年06期
2 田杰;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杨亚军;;论周恩来的青年观[J];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4 侯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述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赵文;;孙中山青年观初探[J];青年探索;2006年06期
6 刘婷;;四代领导人青年观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7 邹安乐;;新时期党的青年观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朱玉超;;论列宁的青年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陆建华;;论青年观[J];青年探索;1988年04期
10 尹杰霖;;试论李大钊的青年观[J];青年研究;199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德中;;论孙中山的青年观[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原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 王少峰;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丰富与发展[N];北京日报;2011年
2 隋忠诚;学习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推动新形势下青年工作[N];吉林日报;2006年
3 鞍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李成刚;树立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履行好大学责任[N];鞍山日报 ;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立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教育学之青年观辨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荣荣;改革开放以来陈云青年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3 吴紫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青年观比较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张娇龙;陈独秀青年观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巍;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视角下的青年网络素养提升策略[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雪婷;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7 黄泽文;邓小平青年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新;毛泽东青年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叶敦卫;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青年观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于锦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