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20:47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性科技与经济的浪潮已经把我国推进到一个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交织的新时代,能使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不再是资金、技术,而是人才。作为汇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高校,肩负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双重历史使命,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因此,高校建设与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作为高校中坚力量的处级领导干部在整个学校的运行体制中处于承上启下、内接外联的重要位置,他们既是学校方针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又是这些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因此,处级干部群体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培养输送合格人才、推进知识创新等重要任务的落实,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否能够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作为一名高校处级干部到底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才能担当起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任呢?胜任力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科学选拔优秀人才及科学管理人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在如今的组织发展过程中,构建胜任力模型体系对特定对象的胜任力进行研究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招聘、选拔、培训、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一系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并推动人力资...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重点
1.3.2 研究的难点
1.3.3 创新之处
2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胜任力
2.1.2 胜任力模型
2.1.3 高校处级领导干部
2.2 胜任力理论模型
2.2.1 冰山模型
2.2.2 洋葱模型
2.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3 总体研究设计
3.1 研究步骤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分析法
3.2.2 行为事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据分析法
4 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实证研究
4.1 实施访谈
4.1.1 选择访谈对象
4.1.2 访谈内容
4.1.3 访谈结果分析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测试
4.2.1 胜任特征指标的初步确立
4.2.2 问卷编制与胜任特征要素评分的获取
4.2.3 问卷发放与样本分布状况
4.3 实证研究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3.3 内部一致性检验
4.3.4 胜任特征权重的确定
4.3.5 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体系的确立
5 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5.1 胜任力模型在高校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中的应用
5.2 胜任力模型在高校处级领导干部培训中的应用
5.3 胜任力模型在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
6.3 本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提纲
B 我国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特征调查问卷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冰山模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素质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胡同泽,杨启平. 广东农业科学. 2011(21)
[2]胜任力模型与地方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李斌. 湖南社会科学. 2011(01)
[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模型研究[J]. 李露,吕催芳,黄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7)
[4]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评价[J]. 张婉.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8(01)
[5]政府交通运输管理组织核心胜任特征评价[J]. 粱建春,付孝莉,时勘. 统计与决策. 2007(19)
[6]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研究[J]. 黄勋敬,李光远,张敏强. 金融论坛. 2007(07)
[7]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 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1)
[8]高校院(系)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J]. 胡建平,吴浩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9]高校师资管理方式的新思路——关于运用胜任力模型进行师资管理的思考[J]. 俞来德,傅文卿.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04)
[10]英、美中小学校长胜任特征模型对中国校长管理制度的启示[J]. 张东娇,胡松林. 比较教育研究. 2006(04)
博士论文
[1]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D]. 季海君.苏州大学 2008
[2]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初探[D]. 陆游.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中学校长胜任特征实证研究[D]. 李丽娜.云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6148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重点
1.3.2 研究的难点
1.3.3 创新之处
2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胜任力
2.1.2 胜任力模型
2.1.3 高校处级领导干部
2.2 胜任力理论模型
2.2.1 冰山模型
2.2.2 洋葱模型
2.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3 总体研究设计
3.1 研究步骤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分析法
3.2.2 行为事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据分析法
4 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实证研究
4.1 实施访谈
4.1.1 选择访谈对象
4.1.2 访谈内容
4.1.3 访谈结果分析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测试
4.2.1 胜任特征指标的初步确立
4.2.2 问卷编制与胜任特征要素评分的获取
4.2.3 问卷发放与样本分布状况
4.3 实证研究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3.3 内部一致性检验
4.3.4 胜任特征权重的确定
4.3.5 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体系的确立
5 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5.1 胜任力模型在高校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中的应用
5.2 胜任力模型在高校处级领导干部培训中的应用
5.3 胜任力模型在高校处级领导干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
6.3 本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提纲
B 我国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特征调查问卷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冰山模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素质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胡同泽,杨启平. 广东农业科学. 2011(21)
[2]胜任力模型与地方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李斌. 湖南社会科学. 2011(01)
[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模型研究[J]. 李露,吕催芳,黄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7)
[4]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评价[J]. 张婉.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8(01)
[5]政府交通运输管理组织核心胜任特征评价[J]. 粱建春,付孝莉,时勘. 统计与决策. 2007(19)
[6]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研究[J]. 黄勋敬,李光远,张敏强. 金融论坛. 2007(07)
[7]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 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1)
[8]高校院(系)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J]. 胡建平,吴浩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9]高校师资管理方式的新思路——关于运用胜任力模型进行师资管理的思考[J]. 俞来德,傅文卿.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04)
[10]英、美中小学校长胜任特征模型对中国校长管理制度的启示[J]. 张东娇,胡松林. 比较教育研究. 2006(04)
博士论文
[1]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D]. 季海君.苏州大学 2008
[2]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初探[D]. 陆游.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中学校长胜任特征实证研究[D]. 李丽娜.云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6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6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