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社会自跨入21世纪就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全面大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科学技术这一领域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科技的竞争离不开高素质、高科技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基地,其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档案事业是一项看似平凡但意义重大的科学文化事业,建国60多年以来,高校档案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相对发展,从残缺不全到相对健全,从毫无章程到立法规范,这其中的曲折艰难只有档案人能够体会,在一代代档案人的集体努力下我国高校档案建设最终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长足进步。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我国高校档案存在的问题。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建立了属于自己学校的档案馆,高校档案馆虽然同其他类型档案馆一样同属于国家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但与其他任何类型的档案馆又存在较大区别。高校档案馆作为高等院校内部机构,具备永久保存档案的资格,其馆藏内容的独特性使高校档案馆不同于其他类型档案馆具备教育性的功能。高校档案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如何深刻挖掘其价值,实现其教育功能是摆在档案人面前的一大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挖掘高校档案馆馆藏资源,将之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我们应树立新理念、创新观点,积极创建面向公众的“服务型”档案馆。其中高校档案馆的服务质量是影响高校档案价值发挥的重要因素。提高高校档案馆的服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增强服务意识,其次提高服务能力,最后扩大服务范围。本文以高等院校作为研究背景,选取高校档案馆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高校档案馆的服务质量进行详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高校档案馆进行了基本概述,对其性质、属性、特点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再通过比较高校档案馆与公共档案段、企业档案馆和专门档案馆之间的异同点,深入分析高校档案馆与其他各类档案馆的区别,引出全文重点阐述部分即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对高校档案馆的服务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了部分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客观性和唯一性的影响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建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级,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通过数据计算得出结论找出影响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国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 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7.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综述11-12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4 研究内容12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1.5.1 研究思路12-13
- 1.5.2 研究方法13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13-14
- 2 高校档案馆的基本属性、馆藏分类和优势14-25
- 2.1 高校档案馆的基本属性14-15
- 2.2 高校档案馆的主要馆藏分类15-20
- 2.2.1 文书档案15-16
- 2.2.2 人事档案16
- 2.2.3 财会档案16-17
- 2.2.4 基建档案17-18
- 2.2.5 学生档案18
- 2.2.6 教学档案18
- 2.2.7 科研档案18-19
- 2.2.8 校史、名人档案19-20
- 2.3 高校档案馆与各类型档案馆的比较20-25
- 2.3.1 高校档案馆的基本内涵20-21
- 2.3.2 与公共档案馆的比较21-22
- 2.3.3 与企业档案馆的比较22-23
- 2.3.4 与专业档案馆的比较23-25
- 3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5-39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25
- 3.2 设置评价指标25-26
- 3.3 简述指标含义及内容26-28
- 3.3.1 馆藏资源指标26-27
- 3.3.2 环境设置指标27
- 3.3.3 信息化建设指标27-28
- 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体系指标权重28-39
- 3.4.1 层次分析法四阶段准备工作28-32
- 3.4.2 指标权重计算32-35
- 3.4.3 评价指标体系调查检验35-39
- 4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的现状39-49
- 4.1 对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的基本认识39-40
- 4.2 高校档案馆服务的优势40-43
- 4.2.1 人员素质水平高41
- 4.2.2 馆藏资源独特41-42
- 4.2.3 领导管理理念先进42
- 4.2.4 管理信息化水平高42-43
- 4.3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43-45
- 4.3.1 基础建设有待提高43
- 4.3.2 馆藏资源欠完善43-44
- 4.3.3 数字化高校档案馆普及率有待提高44
- 4.3.4 人员服务意识薄弱44-45
- 4.3.5 服务信息不对称45
- 4.4 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制约因素分析45-49
- 4.4.1 经费投入不足45-46
- 4.4.2 法律法规不健全46
- 4.4.3 管理体制的局限性46-47
- 4.4.4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47-49
- 5 提高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的对策49-62
- 5.1 优化客观环境支持49-51
- 5.1.1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49-50
- 5.1.2 优化资金支撑50-51
- 5.2 丰富馆藏资源51-54
- 5.2.1 扩充馆藏数量51-53
- 5.2.2 保证馆藏质量53-54
- 5.2.3 落实馆藏档案保护、修复工作54
- 5.3 全面建设信息化高校档案馆54-57
- 5.3.1 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查询检索系统55
- 5.3.2 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55-56
- 5.3.3 建全高校档案馆网站服务性建设56-57
- 5.4 完善高校档案馆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57-59
- 5.4.1 提高档案工作者服务意识57
- 5.4.2 提升高校档案馆人员沟通能力57-58
- 5.4.3 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58-59
- 5.5 建立服务质量用户评价监督机制59-62
- 5.5.1 建立服务满意度评价系统59
- 5.5.2 设立网站建议、投诉平台59-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68
- 致谢68-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海;论校园网下的高校档案馆的建设[J];理论观察;2000年06期
2 李树林;;对高校档案馆改革的思考[J];机电兵船档案;2000年02期
3 杨瑛;赵文;马继红;;依靠科学技术建设和发展高校档案馆[J];黑龙江档案;2000年01期
4 胡胜友;谈高校档案馆的定位[J];浙江档案;2001年11期
5 全锦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推进高校档案馆现代化建设[J];兰台内外;2003年01期
6 王春玲,陈举翠;浅谈高校档案馆的教育功能[J];浙江档案;2004年07期
7 陈蓉晖,邓志斌;高校档案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吴春梅;浅谈知识经济与高校档案馆建设[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温晓玲;浅谈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建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杨洪云;;高校档案馆的基本职能[J];黑龙江档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锋峰;;高校档案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从高校档案馆近年来人员结构变化说起”[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2 赖敬延;陈通;;加强高校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工作[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3 李凡;;高校档案馆的目标定位及其实现[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4 熊友菊;唐克胜;;浅谈高校档案馆利用服务工作[A];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C];2007年
5 徐焱;;论高校档案馆(室)职能的发挥[A];高校信息理论研究[C];1997年
6 曹卓瑜;;浅谈高校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A];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0周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秀英;;新时期高校档案馆(室)科技论文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社科信息资料建设——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亦军;王春莉;;高校档案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A];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改革与创新——甘肃省高校档案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许慧珍;;信息中心——高校档案馆发展的必然归宿[A];2007年浙江省高等学校档案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谢君;;高校档案利用收费制度改革与创新[A];档案事业改革与创新——2013年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游群凤;努力创新高校档案服务机制[N];中国档案报;2003年
2 李金云;学历打假 高校档案劳苦功高[N];中国档案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星昊;河北大学档案馆信息服务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王婧;高校档案馆信息生态位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茆文彦;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万绚;高校档案馆数字化信息利用方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周华青;高校档案馆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6 唐彬彬;论低碳、绿色的环境管理体系在高校档案馆的构建[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邸家琴;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馆信息服务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王丽丽;高校档案馆业务外包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9 张s
本文编号:319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