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的结构与现状——基于南昌市高校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6-08 18:04
政治视觉素养是认知主体对视觉符号中所蕴含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情感与政治行为进行认识、解释和运用的能力。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可以用"政治视觉感知能力、政治视觉认知能力和政治视觉应用能力"三个因子来解释。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的政治视觉素养水平总体偏低,但政治视觉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强,这表明大学生对政治视觉应用技能有偏好,但对需要更多知识储备和批判性思维的理性认知层面却不够重视;与传统认知不同的是,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其政治视觉素养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对政治信息的关注程度"与其政治视觉素养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种反常态的事实,充分说明图像政治的遍在化使得不少大学生对视觉媒介产生较大依赖,缺乏系统性政治视觉素养训练的大学生易被纷繁复杂的图像政治表征所迷惑,从而影响其政治视觉素养总体水平。
【文章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说明
(二)结构测量指标
三、统计结果和分析
(一)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的因子结构
(二)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现状
(三)相关背景变量的差异分析
1. 大学生性别变量的差异分析。
2. 大学生的其他背景变量的方差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一)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由政治视觉感知、政治视觉认知和政治视觉应用三个因子构成
(二)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均值在中间值偏下,政治视觉应用能力均值最高
(三)政治视觉素养的程度与性别、年级和学科无显著相关性
(四)对政治信息关注的程度与政治视觉素养呈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视觉素养标准探究[J]. 吴晶,王毅. 图书馆论坛. 2016(05)
[2]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综述[J]. 郑永廷.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4)
[3]“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核心理念与教学设计[J]. 张舒予.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02)
[4]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J]. 宋迎法. 国外社会科学. 1995(07)
博士论文
[1]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 宗世英.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8931
【文章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说明
(二)结构测量指标
三、统计结果和分析
(一)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的因子结构
(二)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现状
(三)相关背景变量的差异分析
1. 大学生性别变量的差异分析。
2. 大学生的其他背景变量的方差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一)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由政治视觉感知、政治视觉认知和政治视觉应用三个因子构成
(二)大学生政治视觉素养均值在中间值偏下,政治视觉应用能力均值最高
(三)政治视觉素养的程度与性别、年级和学科无显著相关性
(四)对政治信息关注的程度与政治视觉素养呈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视觉素养标准探究[J]. 吴晶,王毅. 图书馆论坛. 2016(05)
[2]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综述[J]. 郑永廷.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4)
[3]“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核心理念与教学设计[J]. 张舒予.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02)
[4]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J]. 宋迎法. 国外社会科学. 1995(07)
博士论文
[1]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 宗世英.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8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1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