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建公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府引导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20:58
新建本科院校生于地方,长于地方,与地方有着天然联系,承担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主体部分。截止2015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共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55.6%,占据了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目前,广西共有12所新建公办本科院校,占据了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52.2%。新建公办本科院校对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新建公办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办学定位没有变化、专业设置没有体现应用型的特点、教师评价考核没有突出技术技能型的要求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学校对政策落实不够外,还与外部制度环境紧密相关。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围绕广西新建公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府引导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广西新建公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府引导机制的相关建议。本研究以共生理论为支撑,并结合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以广西新建公办本科院校为研究主体,对广西新建公办本科院校政府引导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借鉴德国、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中政府引导的经验,提出了完善广西新建...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6-1共生理论分析框架图??Fig.?6-1?frame?diagram?for?symbiotic?analysi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 郝二军,轩小朋,徐桂清,郭海明,渠桂荣. 高教学刊. 2018(02)
[2]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其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启示[J]. 许晓星,郝天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36)
[3]从教育到职业——共生理论视域下的英国校企合作对我国的启示[J]. 杨丽波,王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33)
[4]中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和日本短期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比较研究[J]. 周婷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0)
[5]行政驱动与自主变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J]. 刘信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8)
[6]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政策支撑体系建设[J]. 胡岸.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4)
[7]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对我国地方院校转型的启示[J]. 陈愚,李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04)
[8]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转型的发展路径[J]. 刘彦军.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2)
[9]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现状研究——基于37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状态数据的分析[J]. 陈寒,顾拓宇. 高教探索. 2016(10)
[10]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湖南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途径探索[J]. 陆利军. 现代职业教育. 2016(18)
博士论文
[1]资源整合视角下官产学研三螺旋关系研究[D]. 庄涛.北京邮电大学 2015
[2]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付俊超.中国地质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政策的研究[D]. 李柱朋.鲁东大学 2017
[2]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的制度性能动者研究[D]. 贺随波.山东大学 2017
[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动力机制研究[D]. 卞常红.山东财经大学 2016
[4]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陈寒.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 艾青.华中科技大学 2015
[6]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对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启示[D]. 龙飞.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58484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6-1共生理论分析框架图??Fig.?6-1?frame?diagram?for?symbiotic?analysi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 郝二军,轩小朋,徐桂清,郭海明,渠桂荣. 高教学刊. 2018(02)
[2]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其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启示[J]. 许晓星,郝天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36)
[3]从教育到职业——共生理论视域下的英国校企合作对我国的启示[J]. 杨丽波,王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33)
[4]中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和日本短期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比较研究[J]. 周婷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0)
[5]行政驱动与自主变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J]. 刘信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8)
[6]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政策支撑体系建设[J]. 胡岸.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4)
[7]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对我国地方院校转型的启示[J]. 陈愚,李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04)
[8]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转型的发展路径[J]. 刘彦军.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2)
[9]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现状研究——基于37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状态数据的分析[J]. 陈寒,顾拓宇. 高教探索. 2016(10)
[10]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湖南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途径探索[J]. 陆利军. 现代职业教育. 2016(18)
博士论文
[1]资源整合视角下官产学研三螺旋关系研究[D]. 庄涛.北京邮电大学 2015
[2]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付俊超.中国地质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政策的研究[D]. 李柱朋.鲁东大学 2017
[2]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的制度性能动者研究[D]. 贺随波.山东大学 2017
[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动力机制研究[D]. 卞常红.山东财经大学 2016
[4]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陈寒.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 艾青.华中科技大学 2015
[6]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对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启示[D]. 龙飞.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58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5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