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1:24

  本文关键词:“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而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业便是:智能手机媒体。作为智能手机媒体快速发展的最新产物,微博、微信以及微公益等以“微”为标志的传播平台正以最快的速度被人们所熟知、运用,由此也证明了“微时代”已悄然来临。并且伴随着智能手机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影响着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形成,特别是对于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而言,这也就加大了“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难度。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够实现,因此,基于“微时代”的时代特征,进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微时代”的传播特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相关概念为切入点,通过阐述以微博、微信、微公益为主的新形式载体,并且以实证调查的结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现状进行分析概括,由此总结在“微时代”背景下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与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微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微博 微信 微公益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9
  • 引言9-13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一)选题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
  • 二、研究现状综述10-12
  • (一)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二)国内研究现状11-12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一)研究内容12-13
  • (二)研究方法13
  • 四、创新点13
  • 第一章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概述13-21
  • 一、“微时代”的概念界定与传播特征13-16
  • (一)“微时代”的概念界定14
  • (二)“微时代”的传播特征14-16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与构成条件16-17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16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成的基本条件16-17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17-19
  • (一)以课堂教学、开会、谈话为主的传统载体17-18
  • (二)以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媒体传播和活动为主的现代载体18-19
  • 四、“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载体19-21
  • (一)以微博为交流平台的媒体传播载体19-20
  • (二)以微信为通信工具的大众传播载体20
  • (三)以微公益为慈善平台的活动载体20-21
  • 第二章“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现状21-26
  •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现状分析21-23
  • (一)大学生对于微博、微信和微公益的使用和认知现状22-23
  • (二)大学生对于微博、微信和微公益介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看法23
  • 二、“微时代”背景下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的机遇23-24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承载的内容更加透明化和丰富化23-24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4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呈多元化发展24
  •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面临的挑战24-26
  • (一)微载体蕴含内容的复杂化动摇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25
  • (二)微载体传播方式的裂变化加剧着教育载体可控性的难度25-26
  • (三)信息的快速更新冲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形式26
  • 第三章“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与发展的对策思考26-32
  •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载体创新与发展的对策思考27-28
  • (一)教育队伍建设27
  • (二) 丰富高校“两课”教学内容27-28
  • (三)运用新兴媒体创新课堂教育方式28
  • 二、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载体创新与发展的对策思考28-30
  • (一)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29
  • (二)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29
  • (三)积极开展智能手机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29-30
  • 三、以微博、微信为主的网络载体创新与发展的对策思考30-31
  • (一)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30
  • (二)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30-31
  • (三)充分把握微博、微信的时代特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31
  • 四、以微公益为主的活动载体创新与发展的对策思考31-32
  • (一) 传统的活动形式需要不断丰富,突出活动载体的“育人”功能31
  • (二)微公益活动需要积极倡导,增加大学生的人文关怀31-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5
  • 附录35-39
  • 致谢39-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绍峰;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2 郝贺;正确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3 杨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4 韩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带动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5 王颖辉;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6 吕绳振;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方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姚红光;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8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朱勋春;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90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