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表征双语共享性新解
本文关键词: 语义表征 双语 共享性 新解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关于双语者的心理语义表征有两种理论:一种强调其双语共享性,一种强调其语言独立性。近年来,有研究者对第一语言背景截然不同的大中学生英语学习者和聋人学生双语者群体关于具体词、分类学联系概念中上下位概念词和情感词的词间联系意识,进行了一系列跨语言比较实验研究,揭示了现有理论认识的局限性。语义表征层次选择模型整合了关于语义表征双语共享性和语言独立性的两种理论,对双语者第一、第二语言语义表征及其通达的认知机制形成了比较灵活的理论假设。它不但能够系统解释人们近年来关于英语学习者和聋人学生在第二语言词语义联系意识方面的研究发现,而且似乎也可以涵盖其他类型双语者的语义表征及其通达情况。
[Abstract]:There are two theories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of bilinguals: one emphasizes their bilingualism and the other emphasizes their linguistic independence. Some researchers are awa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and affective words in the bilingual groups of English learners and deaf students with very different first language backgrounds in the concepts of specific words, taxonomic connections, and affective words. A series of cross-languag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theories. The hierarchical selection model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integrates two theories on bilingual sharing and linguistic independence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First for bilinguals.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and accessibility of second language has formed a more flexibl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It not only can explain systematically in recent years about English learners and deaf students in terms of the sense of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nd deaf students. The study found. It also seems to cover th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and accessibility of other types of bilinguals.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8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740016)
【分类号】:H136;H313
【正文快照】: [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17-01-21[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号]CN33-6000/C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关于双语者语义表征的双语共享性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认识。近年来,有研究者以词义抽象程度不同的三种词为实验材料,以第一语言背景截然不同的两类双语者为实验对象,对每类双语者在每种词不同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许锦民;张帆;李德高;;聋人大学生分类学联系上位概念词识别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12期
2 李德高;李俊敏;袁登伟;;大学生汉、英语条件下不同概念联系意识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3 沙毓英;从摩梭人的词汇看人类概念的发展[J];心理学报;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燕;格则清珠;;旅游开发后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人的语言保持[J];绥化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2 冯学芳;;二语词汇表征和习得研究的语义网络视角[J];外语教育;2015年00期
3 李德高;;语义表征双语共享性新解[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4 陈丽梅;李毅;;云南摩梭语村名中的修辞格及其体现的具象思维[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年01期
5 陈穗清;张积家;;论手语对聋人认知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07期
6 王琳;李艳英;;摩梭人语言文化研究综述[J];青年文学家;2014年17期
7 冯学芳;;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典中的语义网络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03期
8 王娟;张积家;;启动语言对汉-英双语者场景一致性判断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年03期
9 张积家;;加强民族心理学研究,促进中国心理科学繁荣——民族心理学专栏前言[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8期
10 王娟;张积家;刘鸣;印丛;;启动语言对熟练汉-英双语者场景知觉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积家;李德高;吴雪云;;青少年聋生的分类学联系[J];心理学报;2008年11期
2 张淑静;二语心理词汇和母语心理词汇的差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张积家;刘丽虹;谭力海;;语言关联性假设的研究进展——新的证据与看法[J];语言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I.Kecskes;L.Albertazzi;王勤玲;;《双语的认知面面观》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2 李荣宝,彭聃龄;双语表征研究的理论与实验方法[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3 孙兵,刘鸣;双语词汇表征模型研究进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龚少英,方富熹;双语记忆表征的模型及相关研究述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5 刘建平,巢传宣;双语存贮模型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6 刘旭刚,徐杏元,严芊,彭聃龄;国外双语口吃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7 盛瑞鑫;热比古丽·白克力;郭桃梅;;熟练维-汉双语者汉语语义的通达机制[J];心理学探新;2007年01期
8 李利;莫雷;;双语记忆表征研究的新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李利;莫雷;王瑞明;;熟练中-英双语者三语词汇的语义通达[J];心理学报;2008年05期
10 刘育红;黄莉;;译员:并列双语者抑或合成双语者?[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志强;丁国盛;彭聃龄;;汉英双语者语言产生与理解过程中的代码切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宁;;晚期中英双语者词汇语义组织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崔占玲;张积家;;英-汉-藏双语者字词识别中语码切换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利;莫雷;王瑞明;;熟练中—英双语者三语词汇的语义通达[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少勤;陈熊鹰;;熟练双语者的词汇选择机制:语言特异性还是语言独立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热比古丽;;维吾尔族双语者的非熟练第三语言的概念表征特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范梦;王瑞明;;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词汇加工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正根;冯建新;范晓庆;;双语者词汇产生中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超莹;王瑞明;;非熟练双语者的语言表征和加工:双语者记忆不对称映射的电生理证据[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杨燕萍;何婷;郭桃梅;;中—英双语者用英语命名图片的一致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悦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优势与劣势并存:双语经验产生的认知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丁国盛;中英双语者词汇表征与加工的脑机制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文宇;汉英双语者数字、汉语数词加工及语言选择的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赵蓉;双语语音表征结构及其激活过程:来自汉英双语者的证据[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杨闰荣;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加工的ERP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雷蕾;以汉语为母语双语者的双语句法表征和处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扬;不同熟练程度汉英双语者英语简单句加工的ERP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赛;汉英双语者在被动结构上的跨语言句法启动[D];浙江大学;2016年
3 韩海宾;言语产生中藏—汉双语者第二语言的激活时间进程[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常立佳;汉维双语者心理旋转能力的眼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5 冯慎行;语言对情绪知觉的影响:来自跨语言语义饱和的证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叶;不同熟练程度中—英双语者跨语言的定向遗忘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丹;概念隐喻对双语者隐喻表达的启动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曾慧新;语言切换对双语者执行控制功能优势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9 雷花露;中英、中维双语者双语词汇通达过程中语音效应一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敏;蒙汉双语者冲突控制和反应抑制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87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148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