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角下周作人翻译思想研究
本文选题:周作人 + 布迪厄 ; 参考:《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社会学开始逐渐应用于翻译研究,而对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的借鉴最为突出,比如引入其关于“场域”、“惯习”、“资本”等概念对译者的翻译实践、翻译作品的产生与接受等问题进行解释。本研究将利用该理论解释译者周作人翻译思想的形成是如何受到他所处的场域和他的惯习影响的。周作人作为中国文学大家的同时,也是一位众所周知的翻译大家,其翻译数量众多,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在翻译思想形成的过程当中,译者作为社会参与者也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基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进行思考:首先是对周作人的场域进行描述,然后对周作人的惯习进行介绍,最后透过场域和惯习的影响,解释他翻译思想形成的原因。国内对周作人翻译的研究虽然有所涉猎,但仅是对他的翻译实践和作品进行概括性、历时性地介绍,很少有研究将他和他的作品置身于社会这个维度考察。因此,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能够利用社会学理论来剖析翻译家周作人是如何受到社会影响的。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完善布迪厄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具体到某个翻译家的翻译思想研究当中。
[Abstract]:From the eighties of last century, sociology began to be used in translation studies gradually, and the reference to the sociological theory of French sociologist Pierre Bourdieu was the most prominent,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his "field" and "habit". The concept of "capital" explains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prod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translated works, and so on. The present study will use this theory to explain how the formation of translator Zhou Zuoren's translation ideas is influenced by his field and his habits. Zhou Zuoren is a well-known translator as well 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ranslator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e has put forward some important translation ideas and theor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ranslation thought, the translator, as a social participant, will also be influenced by the society. Based on Bourdieu's field-inertia theory,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field of Zhou Zuoren, then introduces the habituation of Zhou Zuoren, and finally explain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his translation thought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field and habit. Although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Zhou Zuoren translation is somewhat dabbling, it is only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works, and few studies place him and his works in the social dimension. Therefor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lies in the us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to analyze how translator Zhou Zuoren is influenced by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also helps to perfect the application of Bourdieu's theory in translation studies, especially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of a translator.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亚斐;周凝绮;;“奈达现象”及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2 胡萍英;;林纾翻译思想与“福建精神”[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史馨红;;探析钱钟书“诱”、“讹”、“化”的翻译思想[J];青春岁月;2013年23期
4 康义;;《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5 董铖;;评析中国翻译思想史[J];金田;2013年09期
6 祝朝伟;林纾与庞德翻译思想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出版[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1期
8 万宝林;鲁迅翻译思想的创新性[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车明明;论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译者视角[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达金,汪铭;试析明末清初中外译者的翻译思想[J];上海翻译;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邦凡;;论金岳霖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哲学思想[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方仪力;;重审直译意译——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张东荪、贺麟西方哲学翻译思想为个案[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周永涛;;唯美的翻译、诗意的叙事——邵洵美翻译思想探析[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意长;近代翻译思想之演进及其现代阐释[D];复旦大学;2009年
2 乔颖;趋向“他者的翻译”[D];河南大学;2007年
3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袁斌业;翻译报国,,译随境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鸣飞;鲁迅与更敦群培翻译思想之比较[D];西藏大学;2008年
2 韩德英;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张静;鲁迅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4 闫芳芳;翻译家吕叔湘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5 杨悦;马丁路德翻译思想的形成与影响[D];天津大学;2014年
6 韩莉莉;中庸翻译思想指导下的李白诗歌英译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7 王道友;操控理论视角下蒋芷湘翻译思想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8 汪亚玲;朱光潜美学翻译思想下的《美学指南》翻译实践报告[D];东南大学;2016年
9 李虹宇;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角下周作人翻译思想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10 李良杰;张今翻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87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198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