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双重书写:非母语再创与译入语创译——以葛浩文英译阿来《格萨尔王》为例

发布时间:2019-03-27 17:32
【摘要】: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经口头传承和文本书写多渠道民间创作和多元文化共同模塑流传至今。藏族作家阿来以汉语写作方式对《格萨尔王》进行再创,其作为重述神话的《格萨尔王》小说汉语本又由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翻译为英语。文章以民族史诗《格萨尔》的故事新编与异域传承为个案,通过对阿来重塑神话的非母语再创实践与葛浩文其人其译对当代中国文学经由英语翻译走向世界的描述,分析了民族史诗在由藏语母体到汉语文本再到英语文本的非母语再创和译入语创译的双重书写和二度翻译中,文本经历的多重阐释与文化转码,探析了在重塑神话的文学实践话语以及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国家话语中,类似于再创与创译的双重书写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Abstract]:The epic of the Tibetan hero, "King Gesar," has been circulated and circulated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of folk creation and multi-culture through oral inheritance and text writing. Alai, a Tibetan writer, made a reestablishment in the way of Chinese writing, which, as the restatement of the myth, wa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merican translator. The article takes the new part of the story of the national epic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foreign domain as a case, and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non-native re-creation of the myth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world through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lti-interpretation and the cultural transcode of the national epic in the double writing and the second-degree translation of the non-native-language re-cre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text from the Tibetan language mother to the Chinese tex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ouble writing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Get out of here." in the literary practice discourse and the national discourse of Chinese literary "Get out of here.",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double writing of the creation and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活形态民族史诗《格萨尔》翻译与传播研究(12YJC7401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103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艳霞;指挥一部混沌的村落交响曲——评阿来的《空山》[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2 王琦;;阿来的秘密花——《空山》的超界信息解读[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1期

3 吴义勤;;挽歌:唱给那些已逝和正在逝去的事物——评阿来的长篇新作《空山》[J];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4 郑新裕;;阿来“走了”[J];安全与健康;2007年20期

5 邱华栋;;阿来印象[J];扬子江评论;2009年02期

6 黄慧;;阿来作品中的神巫世界[J];新西部;2010年08期

7 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11期

8 张学昕;;阿来的植物学[J];文艺评论;2012年01期

9 ;阿来斯漫画选[J];新闻三昧;1997年03期

10 未已;;外籍学生阿来[J];意林;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学昕;;孤独“机村”的存在维度——阿来《空山》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南帆;;美学意象与历史的幻象——读阿来的《空山》[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梁海;;“小说是这样一种庄重典雅的精神建筑”——作家阿来访谈录[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阿来;姜广平;;“我是一个藏族人,用汉语写作”[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5)[C];2011年

5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李大鹏;;沉重的叹息——评《遥远的温泉》[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玉梅邋程晓龙;阿来:文化发展防止过度追求经济指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牛梦笛;阿来:写作就像湖水决堤[N];光明日报;2013年

4 宋庄;阿来 我希望通过写作自我修复[N];工人日报;2013年

5 齐修远;“花心”阿来不停地改变[N];中国邮政报;2005年

6 汪兆骞;闲话阿来[N];湖北日报;2004年

7 小雨;阿来的光荣与梦想[N];今日信息报;2005年

8 记者 朱侠;《科幻世界》奖励阿来8万元[N];新闻出版报;2000年

9 实习记者 陈馨;阿来:“市场化写作”前景广阔[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冯勇 本报记者 宋亚娟;李康云:阿来文学的叩问与聆听[N];乐山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艳伶;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梅;扎根:阿来的小说创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茹;论阿来《格萨尔王》对史诗的继承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温卉;阿来小说中的灾害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黄慧;阿来文学作品和苯教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艳;阿来笔下的西藏想象[D];暨南大学;2006年

6 刘琴;阿来小说与川西藏族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一飞;阿来原生态创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倩;论藏文化语境中阿来的小说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余其兵;论阿来小说的边地特色[D];南昌大学;2014年

10 秦世琼;阿来小说的人类学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8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448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1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