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翻译中的互文关联与模因传承
[Abstract]:Tea Classic is an important classical book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which occupies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a culture.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ea culture in the worl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 trade in the world, th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tea script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he Tea Canon, there will be many problems of intertextuality and meme transmission, which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15.9;TS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坪;试论陆羽《茶经》[J];福建茶叶;1986年02期
2 赵天相;《茶经》的意义与陆羽的追求——纪念《茶经》问世1220年[J];中国茶叶加工;2000年04期
3 欧阳勋;;《茶经》版本考略[J];茶业通报;1985年02期
4 王书耕;;陆羽及其《茶经》对发展茶文化的贡献[J];农业考古;1991年02期
5 王钟音;;《茶经》奥句析义[J];农业考古;1993年02期
6 王钟音;;《茶经》奥句析义[J];广东茶业;1992年01期
7 姜欣;姜怡;;引领中华茶文化互文传承与传播的典籍《茶经》[J];农业考古;2014年02期
8 沈冬梅;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考论[J];农业考古;2005年02期
9 王春华;;陆羽《茶经》采茶之“时”的哲学精神[J];贵州茶叶;2014年02期
10 王郁风;是“蒂如丁香”还是“茎如丁香”——陆羽《茶经》名词释疑[J];中国茶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海燕;陈升毕;王厅;;陆羽《茶经》研究释疑[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陈金林;;“为饮最宜”乃《茶经》之眼[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3 高桥忠彦;;关于《茶经》中的“v獭焙汀瓣薄盵A];饮食文化研究(2009年下)[C];2009年
4 水上和则;;论《茶经》中的“碗”和“瓯”的基本造形[A];饮食文化研究(2009年下)[C];2009年
5 赖碧榕;;问茶何能香如此 只因有此育茶人[A];首届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文集[C];2003年
6 朱自振;刘馨秋;冯卫英;;神农与茶之为饮[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丁以寿;;陆羽《茶经》成书问题略辨[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N];中国质量报;2003年
2 宋协和;解读茶文化[N];福建科技报;2004年
3 记者 楼欣建;湖州纪念陆羽《茶经》问世1230周年[N];浙江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钰;《茶经》翻译中美学再现的可行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玉龙;适应与选择: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研究《茶经》翻译[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于畅;《茶经》模因语际回译视角下的《茶叶全书》汉译实践报告[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董书婷;《茶经》中的禅宗思想以及翻译补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静;陆羽《茶经》的传播与接受[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6 丛玉珠;《茶经》中修辞手段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姜晓杰;《茶经》中的中庸思想以及翻译策略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马晓丹;二十世纪陆羽《茶经》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殷玉娴;唐宋茶事与禅林茶礼[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汪艳;论典籍文本译语文化空白的处理策略[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72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47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