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调查与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5 03:00
【摘要】:民国时期是历史上西学东渐的又一个高潮,在新文化运动等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知识界追求民主吸收外国先进科学和思想的渴望更加迫切,英语学习的需求也随之高涨。作为重要的工具书,辅助英语学习的英汉双语词典在这种环境里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在目前的词典学和词典史研究领域,受到更多关注的是建国后和新时期的英汉词典,对于民国时期英汉词典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对民国时期的英汉双语词典进行系统的调查。笔者通过文献以及田野调查搜集到民国时期出版的89种英汉双语词典,将这些书目信息统计整理成《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目录(1911-1949)》(详见附录一)。为勾勒不同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发展轨迹,论文将民国时期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我国英汉双语词典编纂出版的整体状况和走势进行介绍说明。1911年至1949年中国的英汉双语词典在总量和种类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双解词典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英汉双语词典编纂的原创性增强并初具编码功能。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进行了编纂宗旨和蓝本的调查,重点关注该时期为英语学习而编写的英汉词典,并且统计这类词典的数量和类型。民国时期的多数英汉双语词典均有辅助英语学习的功能设计,目标用户多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随后,论文选取《综合英汉大辞典》和《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这两部在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英汉词典,借助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词典学研究模式进行个案研究,以探究其编纂宗旨和结构特征中的英语学习特征。这两部词典的词目信息相对完备,体例规范,同时给出了较为丰富的例证和语法用法信息,旨在帮助用户使用英语。通过对于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整体与个案考察发现,该时期辅助英语学习的英汉双语词典已经初步具有面向用户需求的理念,并且对于国外英语词典存在的问题有清楚地认知。他们在编写时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英语学习而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通过广泛收录新词新义,在例证中体现搭配和习惯用法以及提供丰富的语法和用法信息来满足中国人的英语学习需求。本研究对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进行了文本收集,整理和分析,将所见的该时期出版的英汉双语词典编成目录,以系统的梳理该时期英汉词典出版和发展状况。同时,结合文献学和词典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做了跨学科的分析。这篇论文致力于呈现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中国人编纂适合本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英汉双语词典的探索历程,探讨当时词典初步体现出的英语学习特征,并且总结民国时期服务于英语学习词典的历史贡献和借鉴意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两方面。第一,这是首次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的较为系统的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目录;第二,本研究首次对民国时期辅助英语学习的双语词典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6
本文编号:2569878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邹振环;;《综合英汉大辞典》的编纂、特色与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2 陈国华;田兵;;下一代英语学习词典的设计特征[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2569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56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