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汉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语篇中概念隐喻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18:49
【摘要】:概念隐喻被广泛地应用于阐释抽象概念,从而达到促进认知的效果。对于大多数的公众来说,政治语篇是非常抽象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公众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政治语篇。因为国际关系的敏感性和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性,许多政治家们借助隐喻来阐释自己的政治理念,因而,政治话语中的概念隐喻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密切关注与研究。众所周知,中美关系是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不仅关系中美双方的根本利益,对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关研究却很少涉及政治语篇中关于中美关系的概念隐喻的专题研究。本研究以2009-2016年期间举行的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国领导人讲话的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Pragglejaz Group提出的MIP隐喻识别方法识别语料中的概念隐喻并以相同源域为基础进行分类,通过解读分析主要类型的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探究蕴含在这些概念隐喻中的中美关系。在所搜集的语料中共出现了1451次概念隐喻表达,其中主要包含9种概念隐喻类型:人类隐喻、游戏隐喻、建筑隐喻、旅行隐喻、战争隐喻、机械隐喻、水隐喻、身体隐喻、家庭隐喻。通过具体分析占比最大的前四种隐喻类型的意义构建和映射过程,本文详细解读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及中美关系。同时发现,这些隐喻具有构建中国对外政策,激发公众情感,连接中美关系等功能。经研究发现,虽然汉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语篇中使用的绝大部分概念隐喻与其它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相同,而汉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语篇中的确存在一些与其它政治语篇中不同的隐喻用法。比如,常见的政治语篇中的游戏隐喻,其游戏结果为输,赢或者平局,但是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语篇中,其游戏隐喻的结果还包含双赢和双输的结果。又如,常见的政治语篇中的旅途隐喻,其中如果旅行者的一员或者所有成员到达目的地,那么这场旅途便是成功的,但是在汉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语篇中,只有当中方和美方这两个旅行者同时到达目的地,这场旅途才是成功的,旅行的过程中,如果中方或者美方任意一方停止前进,那么旅途的目的地将永远无法抵达。除了传统的概念隐喻,汉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语篇中也出现了一些创新隐喻,比如,把中美关系比作夫妻,因而,中美双方要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培育共同的生活基础。通过新奇隐喻的使用,公众们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抽象的中美关系。本文对汉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语篇的概念隐喻认知分析丰富了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提高了这一理论的普遍适用性,更重要的是对汉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语篇的语言特征有了较深的了解,发现了汉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语篇中所使用的概念隐喻有不同于其它常规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的独特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5;H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媚;;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J];海外英语;2015年05期

2 文旭;;政治话语与政治隐喻[J];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09期

3 吴丹苹;庞继贤;;政治语篇中隐喻的说服功能与话语策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4 周静敏;;中美政治演讲中旅途隐喻的对比认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6期

5 傅梦孜;;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超越汇率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6期

6 曹小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的两岸关系[J];两岸关系;2010年06期

7 郑联盛;;透析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金融问题[J];中国金融;2009年16期

8 刘长敏;;中美战略对话机制的发展及其解析——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新探索[J];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07期

9 卢晨阳;吕晓莉;;试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03期

10 倪峰;;推进互信的重要平台——中美战略对话回顾[J];当代世界;200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凛;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中的议题设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石夏娟;中美外交语篇中的政治隐喻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3 卢小蕾;中美外交话语中事件结构隐喻对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李小菲;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张耀健;外交事务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明;浅析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及其理论基础[D];辽宁大学;2011年

7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8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658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2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