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英汉空间形容词“deep”和“深”的语义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5:58
【摘要】:空间包括物理空间,认知空间和语言空间。物理空间由物体存在空间和物体空间关系构成。描写物体存在空间的参数是空间大小和空间形状,反映在语言中表现为空间维度词和空间形状词。空间维度词包括空间维度名词、空间维度形容词和空间维度量词。空间维度形容词是英汉皆有的词汇系统。本文主要运用成分分析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理论,对空间形容词“deep”和“深”的基本义、转喻义和隐喻义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deep”和“深”从基本义到转喻义以及从基本义和隐喻义的演化基础。通过对英汉空间形容词“deep”和“深”的基本义、转喻义和隐喻义对比分析发现:第一,“deep”和“深”都可以修饰实体名词和非实体名词。在修饰实体名词时,多表现为基本义和转喻义;在修饰非实体名词时,多表现为隐喻义。第二,“deep”和“深”的基本义相似,包含维度义和位置义;其维度义又包含由上到下的垂直义和由外到内的水平义。在转喻义方面,“deep”和“深”包含下向转喻义,内向转喻义和容器图示化转喻义。在隐喻义方面,“deep”和“深”有完全相同的意义,如呼吸义和颜色义;不完全相同的意义,如睡眠义,声音义,情感义,知识义,时间义;以及各自独有的意义。第三,从基本义、转喻义到隐喻义,“deep”和“深”在修饰不同名词时,其所刻画的物象、参照面和延伸方向都发生了变化。首先,“deep”和“深”所刻画的物象从液体、固体、气体等实体领域到颜色、声音、观念、知识等抽象领域。其次,“deep”和“深”的参照面从水平面、地面、表面到不受限制;再者,“deep”和“深”的延伸方向从明确的横向和纵向到方向模糊直至逐渐消失。第四,通过对“deep”和“深”的参照面、路径和所刻画的物象以及对“deep”和“深”所刻画物象的拓扑特征、空间位置、视点和功能等方面的异同分析,发现:“deep”和“深”的基本义到转喻义的演化基础是其所刻画的物象均是实体物象。通过对“deep”和“深”的呼吸义、颜色义、睡眠义、声音义、情感义、知识义、时间义等分析发现:“deep”和“深”的基本义到隐喻义的演化基础是基本义和隐喻义之间存在共同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36;H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兴;;反义形容词“深浅”的日汉语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15年01期

2 徐今;;汉语空间形容词的空间量[J];汉语学报;2015年01期

3 张志军;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14年02期

4 王银平;;英汉垂直空间维度词的认知隐喻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11期

5 伍莹;;现代汉语空间形容词“宽、窄”面积义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3期

6 陈舜婷;;语料库驱动的空间量度形容词对比研究——以“高”和HIGH/TALL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7 郝玲;;谈反义词“深/浅”的不对称现象及解释[J];现代语文;2006年05期

8 胡德明;;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发展顺序的理论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3期

9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刚;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闵子;韩汉空间维度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3 伍莹;现代汉语空间维度形容词语义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金美顺;空间形容词“深”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俞鸿雁;关于空间形容词“高い”“低い”的多义构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年

2 田玉粉;汉韩空间维度词对比[D];延边大学;2016年

3 章琪;日汉空间形容词的认知对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权美玲;汉韩空间维度词对比[D];延边大学;2015年

5 朱钱儿;英汉维度形容词的语义与句法的类型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6 于德辉;反义词“高”“低”的不对称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董红艳;从认知角度对英语HIGH/LOW和汉语高/低空间隐喻的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虹然;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任永军;现代汉语空间维度词语义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691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691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