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中国文论范畴的北美译介流变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1-11-19 08:31
  范畴是反映事物最普遍、最根本特质的概念。文论范畴是文论思想的凝结,也是中西文论交流的关键,文论范畴的译介因此成为文论译介的核心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文论范畴的北美译介先后经历过释义法、威妥玛式拼音法和汉语拼音法的更迭,实现"译同""译通"向"译异"的策略转变,表明中国文论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样态在北美逐渐回归并获得认可。全球的文化观念、北美的中国形象、译者的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译介目的等因素综合作用于中国文论范畴的北美译介流变,其未来发展愈发趋向中国文论特性的体现,这为当前的中国文论输出创造良好的目的语环境。对中国译界而言,培养译者的多元文化观已经成为中国文论输出的理性诉求,唯此才能推动世界文论的平等交流和繁荣共生。 

【文章来源】:外语学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中国文论范畴的北美译介流变及动因
2 20世纪后期中国文论范畴的北美译介:两种“译同”
3 21世纪初中国文论范畴的北美译介:从“译通”到“译异”
4 中国文论输出的译介启示:译者多元文化观的培养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来启迪与本土发生:译介学理论的中国语境及其意义[J]. 宋炳辉.  外语学刊. 2019(04)
[2]译“象”:从术语译介到范畴译介[J]. 李甫洛娃.  中国翻译. 2018(02)
[3]文化观念的本体结构与文化比较的方法[J]. 崔平.  哲学研究. 2016(12)
[4]翻译需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来认识[J]. 王克非.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6)
[5]翻译会通论[J]. 张德让.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05)
[6]新的文学史可能吗[J]. 孙康宜,生安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7]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J]. 李震.  学海. 2004(03)
[8]“对传统加以再创造,同时又不让它失真”──访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斯蒂芬·欧文教授[J]. 张宏生.  文学遗产. 1998(01)
[9]门外中外文论絮语[J]. 季羡林.  文学评论. 1996(06)
[10]释义、归化和回译——三谈变通和补偿手段[J]. 柯平.  中国翻译. 1993(01)



本文编号:3504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504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b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