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从褒贬词语英译探究文学人物形象重塑

发布时间:2017-09-08 15:06

  本文关键词:从褒贬词语英译探究文学人物形象重塑


  更多相关文章: 褒贬词语 形象重塑 《红楼梦》 《三国演义》 Power Conc


【摘要】:翻译研究不仅仅涉及对译本的语言分析,更需要挖掘文本中的译者及其社会环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对原文进行拆解与建构,从而重塑原作的风格与人物的形象。本文基于对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与《三国演义》中几个褒贬词语的英译研究,从重构语境和改写原文两个角度,分析译者如何理解原文语境并重塑人物形象,如何改写原文并将人物形象变形。从文本出发,结合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同时借助文本分析软件Power Conc进行量化分析,全面、深入地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出的声音。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关键词】褒贬词语 形象重塑 《红楼梦》 《三国演义》 Power Conc
【基金】: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项目“互文性:《三国演义》多个英译本研究”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九届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201409087)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315.9
【正文快照】: 1引言文学翻译不仅仅涉及语言之间的转换、文化之间的碰撞,事实上,原作的风格与文学人物形象也常常在译作中被重新建构。译者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基于自身的意图与态度,对原文进行拆解与重构,在此过程中,译者实际上是在书写自己的价值观并通过译文传达给译语读者,因此往往会使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伯俊;1999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姚正武;论《三国演义》的人文意识[J];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01期

3 吴微;第十三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刘治立;《傅子》与《三国演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唐基苏,王家宏;《三国演义》儒家人文精神的再审视[J];广西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6 胡世厚;第12次《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综述[J];晋阳学刊;2000年01期

7 喻镇荣;《三国演义》的以人为本思想[J];晋阳学刊;2000年01期

8 徐龙年;《三国演义》写作技巧三题[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9 刘永良;《三国演义》的典故运用[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01期

10 朱铁梅;《三国演义》的悲剧态势及其形成[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仁福;;试论《三国演义》“气”的文化意蕴[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林宪亮;;论《三国演义》之“白帝城托孤”[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喻斌;;曲直随剪裁 善恶任取舍——析《三国演义》中上庸之战的虚与实[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蓝晓光;;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的竹兵器[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单长江;;《女仙外史》乃刻意模仿《三国演义》之作[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马显慈;;《三国》、《水浒》之修辞艺术[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文新;;小说史上的一处重要分野——追寻《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之源[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8 曹亦冰;;考论《三国演义》关羽的“重枣脸”[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9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三[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一[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后法;《三国演义》的美学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李云峥;三国演义、航海信托与股市文化[N];证券时报;2006年

3 李晓明邋刘学斌;千米石刻《三国演义》获基尼斯之最[N];山西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维维;漫画版《三国演义》走进日本[N];滨海时报;2010年

5 南方日报记者 吴敏 蒲荔子 实习生 周晓婷;《三国演义》“不靠谱”却真实[N];南方日报;2011年

6 易中天;《三国演义》的“性之病”[N];南方周末;2010年

7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冯立鳌;文以观史 武以争胜[N];光明日报;2014年

8 康小川;另一种方式读“三国”[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雷鸣;《三国演义》实例解读弹性管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10 记者奚平;《三国演义》主要版本数字化工程完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赵莹;《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聚宝;《三国演义》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秀云;《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14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814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2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