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翻译理论看《印度之行》两个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
发布时间:2017-09-11 13:39
本文关键词:从阐释翻译理论看《印度之行》两个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
【摘要】: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是英国现代主义著名作家。其代表作《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自90年代译制进入中国以来经久不衰,先后出现多个译本。关于这部作品研究众多,但是从翻译角度的文章可谓屈指可数,不失为一个遗憾。《印度之行》文化内涵丰富,在翻译过程中考验了译者的语言功底,知识储备以及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因此,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研究文本是一个可行的方法。阐释学翻译理论源自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的作品《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以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的翻译四步策略。信赖即对原文的认同,认为原文是有意义的。侵入指译者主观因素对原文的影响。吸收是侵入的结果,而补偿则是对还原原文本色的尝试。这一理论强调对原文的认同,理解,能动地进行翻译,适用于对《印度之行》的研究。本文借助阐释学理论,对比《印度之行》杨自俭和石幼珊两个译本,力图说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和译文效果,展示译文如何体现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印度之行》 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翻译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致谢6-8
- 第一章 引言8-11
- 1.1 《印度之行》简介8-9
- 1.2 研究目的9-10
- 1.3 研究方法10
- 1.4 论文结构10-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1-13
- 2.1 译者主体性11-13
- 第三章 理论框架13-17
- 3.1 阐释学及其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影响13
- 3.2 阐释学的源头与发展13-14
- 3.3 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14-15
- 3.4 斯坦纳的阐释运作模式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贡献15-17
- 第四章 阐释运作下《印度之行》两个中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17-31
- 4.1 信任17-18
- 4.2 侵入18-23
- 4.2.1 侵入深度不同18-21
- 4.2.2 立场不同21-23
- 4.3 吸收23-29
- 4.3.1 通过归化吸收23-27
- 4.3.2 非文化信息的吸收27-29
- 4.4 补偿29-31
- 第五章 结论31-33
- 5.1 发现31-32
- 5.2 不足32-33
- 参考文献33-34
本文编号:831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83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