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语篇产出:历时和共时视角》述评
本文关键词:《多语言语篇产出:历时和共时视角》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共时 语言接触 翻译文本 翻译方式 多语 文本类型 书面语言 发展研究 历史语言学 整体语言
【摘要】:正1.引言翻译与目标语语言发展研究是当前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新话题。语言通过翻译进行接触是语言接触中亟待研究的领域。过去几十年间,关于两种语言通过翻译方式相互接触的研究寥寥,未引起足够关注。随着语料库语言学与描写翻译研究的有效结合,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比较的语料库实证研究正在兴起,使书面语言接触的考察成为了可能。《多语种语篇产出:历时和共时的视角》一书在该领域首开端绪,是目前第一部尝试对翻译与语言发展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力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共时;语言接触;翻译文本;翻译方式;多语;文本类型;书面语言;发展研究;历史语言学;整体语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新型历时复合语料库的翻译汉语特征研究”(15CYY005)资助
【分类号】:H315.9
【正文快照】: 1. 引言 翻译与目标语语言发展研究是当前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新话题。语言通过翻译进行接触是语言接触中亟待研究的领域。过去几十年间,关于两种语言通过翻译方式相互接触的研究寥寥,未引起足够关注。随着语料库语言学与描写翻译研究的有效结合,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比较的语料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峰;;试论共时平面下的零度和偏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孙悠夏;;“结果”的功能及其语法化的共时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3 柴延艳;;副词“千万/万万”的共时比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7期
4 杨明;共时平面上的反义同词[J];抚州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5 马清华;;补偿:语言的一种共时动态机制[J];修辞学习;2008年04期
6 于屏方;杜家利;;共时词典释义中的历时视角[J];辞书研究;2009年06期
7 李思旭;于辉荣;;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2期
8 翟雪松;;同词反义在共时、历时平面中的语言现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姜彦;;索绪尔理论体系中的共时和历时观点及其发展[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0期
10 湛欣;;从共时和历时维度看社会文化背景与词义褒贬的关系[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盖兴之;丁志磊;;彝缅语量词的共时分析[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张跃;;浅谈共时学在消防中的应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钱奠香;;汉语方言常用词“拉”“拿”的共时分布特点和语源分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传超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时的与历时的科学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林;共时学演绎人间巧合[N];发展导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菲;“可X”形容词的共时历时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万小芳;不确定性推测类副词共时、历时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石文娟;“大半”和“多半”共时比较与历时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晓芬;“隔”字句的共时特征和历时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邹冠丽;安徽肥东古城方言共时音变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6 张卓;“看来”、“看起来”、“看上去”的历时与共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雪蓉;线状量词“根、支、枝、条”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冯志峰;反义词“早—晚”不对称的共时和历时考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晓姣;辽西方音的共时考察和历时分析[D];渤海大学;2014年
10 王媛媛;合成词“真是”的共时历时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1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851596.html